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一上科学第一单元第4课《给植物画张“像”》教学设计 一、活动主题 我是植物记录官 二、课程标准依据 本课学习内容属于《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1.核心概念:13. 工程设计与物化 2.学习内容:13.2 工程的关键是设计 3.学段目标:能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描述、记录观察到的信息。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成果展示与综合应用课,是前序课程(认识、观察、了解生长环境)的知识与技能总和。其核心不是美术创作,而是科学的图像记录,旨在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植物特征,通过图画这种直观的方式,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完成从观察到记录的科学探究闭环。这是培养学生科学记录习惯和严谨求实科学态度的关键一课。 四、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知道图画可以作为科学观察和记录的一种有效方式。 2.科学思维:在教师指导下,能依据观察到的信息,有顺序地构思如何用图画表现植物的主要特征。 3.探究实践:能尝试用图画的方式,记录一株植物的根、茎、叶等主要外形特征。 4.态度责任:在科学记录中形成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感受科学记录的价值和美感。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图画的方式,尽可能准确地记录植物的主要特征。 2.教学难点:平衡“像”(美术性)与“准”(科学性),引导学生关注特征的准确表达而非艺术创作。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展示科学家野外记录手稿、植物科学画)、一盆特征明显的真实植物(如菊花、绿萝)、板贴词汇(“看整体”、“画轮廓”、“添细节”、“标名称”)。 2.学生准备:前几课的《学习任务单》、自己观察过的植物朋友的照片或记忆。 3.材料准备:《学习任务单》(每人一份)、A4白纸、铅笔、彩笔。 七、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探索家的终极挑战 教师活动: “亲爱的‘小小植物探索家’们,我们的探秘之旅已经闯过了三关,大家不仅认识了植物朋友,学会了观察,还找到了它们的家,个个都是合格的‘植物小专家’了!” “现在,我们即将迎来本次探秘之旅的终极挑战———我是植物记录官’!我们要为我们最喜欢的植物朋友画一张‘科学肖像’,把它永远留在我们的《植物发现手册》里。这张画像不仅要好看,更要真实、准确,让别人一眼就能认出它来。你们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吗?”(板书课题:给植物画张“像”) 学生活动: 被“终极挑战”和“记录官”的头衔所激励,进入学习状态。 设计理念:延续单元情景,将本节课定位为成果展示与总结,用“终极挑战”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投入度。 (二) 探究活动一:向科学家学记录 教师活动: “在动笔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真正的科学家在野外是怎么工作的。他们来不及用照相机的时候,就会用画笔快速记录下植物的样子。”(播放课件:李时珍《本草纲目》手绘图、达尔文考察笔记、现代植物科学画) “请大家仔细观察,科学家的画和我们在美术课上画的画,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学生发现:有根、茎、叶、花,画得很仔细,旁边还有字标注……)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科学记录画最重要的就是实事求是,看到什么画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科学的记录方法。老师把它总结为‘四步画法’。”(出示板贴) “第一步:看整体。 先整体观察你的植物朋友,它是高的还是矮的?大的还是小的? 第二步:画轮廓。 用轻轻的线条画出它的大致形状。 第三步:添细节。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仔细观察,它的叶子是什么形状?边缘是光滑的还是锯齿的?茎上有什么?把这些最有特点的细节画出来。 第四步:标名称。 为你的画写上植物朋友的名字和你的名字。” 学生活动: 1.观看课件,感受科学记录的严谨性与实用性。 2.在教师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