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有理数的乘方》导学案 班级: _____ 姓名: _____ 日期: _____ 【学习目标】 1. 理解乘方的意义:能说出乘方、底数、指数、幂的概念,理解乘方与乘法运算的关系。 2. 掌握乘方运算: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特别是能正确计算负数的乘方。 3. 应用乘方规律:能识别正数、负数的幂的符号规律,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 重点:乘方的意义及运算。 · 难点:负数的乘方运算及幂的符号确定。 【学习过程】 一、 情景导入,引发思考 想一想: 1. 某种细胞每30分钟便由1个分裂成2个。经过1小时,这种细胞由1个能分裂成多少个?经过2小时呢?经过5小时呢? · 1小时后: 2 × 2 = ____ 个 · 2小时后: 2 × 2 × 2 × 2 = ____ 个 · 5小时后: 2 × 2 × 2 × ... × 2 = ____ 个 (请问这里有几个2相乘?) 2. 边长为5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5 × 5,记作 5 。 棱长为5的正方体的体积是 5 × 5 × 5,记作 5 。 那么,5 × 5 × 5 × 5 应该记作什么? 我的发现: 几个相同的因数相乘,我们可以用一种更简洁的形式来表示,这种运算就是_____。 二、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知识点一:认识乘方 请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完成以下填空: 1. 乘方的定义:求n个_____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 乘方的表示:a (1) a 叫做 _____,表示相同的因数。 (2) n 叫做 _____,表示相同因数的个数。 (3) a 读作“ ”或“ ”。 (4) 乘方的结果叫做 _____。 3. 特别提醒: (1) a 通常省略指数1,记作 a。 (2) 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_____次方。 小试牛刀: 1. 在 (-4) 中,底数是 _____,指数是 _____,读作 _____。 2. 在 -4 中,底数是 _____,指数是 _____,读作 _____。 (思考:(-4) 和 -4 的意义一样吗?) 知识点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探究活动1:计算下列各式,并观察结果的符号规律 (1)2 = ____, 2 = ____, 2 = ____, 2 = ____ (2)(-2) = ____, (-2) = ____, (-2) = ____, (-2) = ____ (3)0 = ____, 0 = ____, 0 = ____ 我的归纳: ·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 _____ 数。 · 负数的幂的符号规律: · 负数的奇次幂是 _____ 数; · 负数的偶次幂是 _____ 数。 · 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 _____。 探究活动2:火眼金睛,准确计算 计算: 1. (1/2) = _____ 2. (-3) = _____ 3. -3 = _____ (注意对比第2题! 4. (-1) = ____ (2024是奇数还是偶数?) 5. (-1) = ____ 核心方法总结:进行乘方运算时,先确定_____,再计算 _____。 三、 典例解析,巩固提升 例1:计算 ①(-5) ② -5 ③ (-2/3) ④ -(-2) 例2:解决问题 一根1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一半,第二次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剪下去… (1)剪第4次后,剩下的绳子长度是多少米?(用乘方表示并计算) (2)剪第n次后,剩下的绳子长度是多少米? 四、 课堂小结,梳理脉络 请用思维导图或关键词的形式,梳理本节课你学到的知识。 · 中心词:有理数的乘方 · 主要分支: 1. 定义:_____ 2. 组成部分:、、_____ 3. 运算法则: · 正数的任何次幂 → _____ · 负数的奇次幂 → _____;负数的偶次幂 → _____ · 0的正整数次幂 → _____ 4. 易错点:(-a) 与 -a 的区别。 五、 当堂检测,查漏补缺 A组 - 基础过关 1. 填空: · (-7) 的底数是 _____,指数是 _____,结果是 _____。 · -7 的底数是 _____,指数是 _____,结果是 _____。 2. 计算: (1) 4 (2) (-3) (3) -3 (4) (-1) (5) (-0.1) (6) -(-2) (7) (2/3) (8) -1 B组 - 能力提升 1. (-1) = -1,则n是 _____ 数。(填“奇”或“偶”) 2. 若 a = 16,则 a 可能是 _____。 3. 你见过拉面师傅拉面条吗?一根粗面条对折一次变成2根,再对折一次变成4根…如此反复。 (1) 对折3次后,面条的根数是多少?(用乘方表示) (2) 对折n次后,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