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名句名篇默写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1)《与朱元思书》中从侧面描写水清澈的句子是: , 。 (2)《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正解衣欲睡,后因“ ”而“ ”,于是寻友一同夜游。 (3)崔颢的《黄鹤楼》中,运用对偶的修辞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 。 (4)《使至塞上》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诗句是: , 。 二、基础知识综合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在强军兴军的新时代征程中,军事题材美术创作者①(dān)_____精竭虑,不少优秀作品从视觉感受与精神感染两个维度强化了军事题材美术的感召力。邓毅的油画《铁流》,以史诗般的宏阔画面,(甲)_____了沙场阅兵的铿锵战歌,再现了人民军队的高昂气势和强军雄姿。浓重的色彩,遒劲的笔触,(乙)_____了一种蓄势待发、锐不可②(dāng)_____的气势,(丙)_____了人民军队能打胜仗的磅礴力量。王卫东的油画《人民英雄系列之一》,以写实的艺术语言,表达了5位历经烽火洗礼的老兵形象,彰显了老兵威武不屈。画家以细腻的笔触,表达出对老兵由③(zhōng)的敬意。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2)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敲响 营造 展示 B.奏响 创造 展现 C.奏响 营造 展现 D.敲响 创造 展示 (3)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描绘了5位历经烽火洗礼的老兵形象,彰显了老兵威武不屈。 B.刻画了5位历经烽火洗礼的老兵形象,彰显了老兵威武不屈。 C.表达了5位历经烽火洗礼的老兵形象,彰显了老兵威武不屈的崇高品质。 D.描绘了5位历经烽火洗礼的老兵形象,彰显了老兵威武不屈的崇高品质。 三、名著阅读 3.《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 (填人名)的不朽之作。人们读了这本书的感受形成了下面的词云图。请你从词云中任选一个词语,并结合书中具体内容说说选择这个词语的原因。(100字左右)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甲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 早兴①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②心空思想③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释】①此诗是长庆三年(公元823年)诗人到杭州任刺史第二年早春所作。②觉:醒。③思想:烦恼。 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首联第一句点题,交代了游踪;第二句从大处落笔写春水初涨,云脚低垂,云与湖面相接,勾画出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乙诗通过小狗、小鸟来写早春气息:天气转暖,大地变得潮湿,小狗对此敏感而“上阶眠”;活泼的小鸟也在窗前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C.乙诗“半销宿酒头仍重”说明诗人昨日饮酒甚多,因为思念家乡情浓而借酒消愁,以致大醉,到次日早晨仍有头重脚轻之感。 D.乙诗中,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如“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了猛然间的轻松感受。 5.赏析甲、乙两诗的尾联,分析它们的抒情方式和所表达的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