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高考语境下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一、高考历史命题的指导思想 高三历史教学要面向高考,在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要求的过程中,要以培养能力为主导,考察学生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历史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对所学内容能够融会贯通,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是知识解决历史问题。因此,二轮复习依据课程标准规定进行通史加专题的复习模式。既要按照课程标准构建通史知识体系,实现两本必修教材政治、经济和文化史的内容重组,又要按照模块化要求,梳理专题知识,归纳理性认识,进一步夯实巩固中外历史纲要知识。 具体表现如下: 1. 全面突出“三位一体”的核心功能 第一,强调“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理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考生感悟中华文明,认识历史发展趋势。第二,突出“服务选才”的核心功能。当今国际竞争需要创新性学习型人才,命题关注与高校课程密切关联的内容,突出对“学习潜能、创新能力”的考查。第三,体现“引导教学”的反拨作用。命题不拘泥于不迁就教学,注重考查对学科体系的把握,突出考查学科能力和素养克服“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 。 2. “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 ,着重考查“必备知识” ,关注考生进入高校学习所“必备”的知识。与高校课程密切关联的内容(如社会史),注意反映学术研究的新动态和新成果,渗透学科思想和方法。“关键能力”,即独立思考能力(新材料、新问题、新答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科素养” ,在本学科内所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历史学科着重考查运用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的思想方法,考查对重要历史真相的了解程度。“核心价值” ,即知识积累和素质养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学科特有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基本最持久的价值概念体系和信念。如爱国主义、以史为鉴、古为今用…… 3. 历史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都反复强调核心素养考查。 “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权威专家特别强调:历史高考内容改革,要突出问题意识,强化理论指导,发掘历史学的人文内涵———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学科能力目标体系。 现将第二轮复习的总体思路谋划好,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二、阶段复习时间及目标安排 1.时间安排: 二轮复习 :2023年2月上旬-2023年4月底; 点线面结合、适度拓展,专题训练、提升能力、史论清晰 2.复习思路: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形成知识体系网络化,进行专题突破,对照考纲、查漏补缺培养基本技能。 3.方法:限时练、导学提纲分层设置,建立目标学生成绩档案,进行点对点、一对一的培优辅差,关注零界生成绩动态管理。 4.复习目标 (1)巩固第一轮复习效果,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2)提高考试大纲要求的阅读、提炼、概括、分析、比较、迁移、阐述、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适应文综考试的要求。 (3)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特别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练习,进一步引导学生规范答题,注重答题术语总结。 三、学情分析 总体情况:年级学生的历史平均分在60分左右,历次考试清北班在65—70分左右,重点班在60分上下浮动,潜能班在50—56分左右。学生的学习现状和知识基础存在明显差异,两极分化明显。历史备考复习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 学生存在的问题如下: 1. 阅读能力欠佳:考生的阅读能力,即从试题中快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