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小说 语文要素: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习作要求: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 文体 指文章的风格或结构、体裁。 认识文体 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 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有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 一座桥能连接两岸,一座桥能跨越天堑,一座桥甚至能带来生存的希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以《桥》为题的小说。 桥 13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奔 多音字: (投奔) (奔跑) 没 (没有) (淹没) 我会认、会写: 狞笑 搀扶 祭奠 咆哮 惊慌 嗓子 拥戴 沙哑 呻吟 废话 吞没 猛然 蹿上来 跌跌撞撞 势不可当 揪心 瞪眼 níng chān diàn xiào yǎ fèi sǎng cuān mò diē shēn dāng 学认字 jiū dèng 解词义 ②来势凶猛,不可抵挡。 ( ) ①形容水流奔腾轰鸣,或人暴怒喊叫。( ) ③(言行)轻率任意,毫不顾忌。 ( ) ④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 ) 咆哮 势不可当 放肆 祭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山洪爆发,老支书指挥群众从木桥撤离,自己和儿子却牺牲了宝贵的生命。 初读课文 课文主要讲了黎明时分, ( ),一个小村庄里 的村民涌到一座窄桥前,紧急 关头,党支部书记冒着生命危 险( )过桥,村 民们平安撤离,老书记和儿子 却最终( )。 组织村民排队 山洪暴发 被洪水卷走 找词语:看谁能很快地从文中找出表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的词语。 地点 时间 主要人物 村庄 黎明 党支部书记、小伙子 认真朗读课文,思考:这篇小说向我们展示了哪些情节? 互动课堂 1 2 3 4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5 26 27 山洪暴发 组织撤离 祭奠亲人 13 默读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突遇山洪 思考: 找出描写雨、洪水的句子,说一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品读鉴赏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夸张,突出雨大。 比喻,突出山洪的凶猛。 (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4)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拟人,把洪水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洪水肆虐凶猛的特点。 疯狂肆虐 不可阻挡 声势迅猛 多运用比喻、拟人手法。 突出了情况的危急,渲染了紧张的气氛。 描写洪水的句子 这是一场_____的洪水。 师生合作读句子,再次感受洪水的凶猛。 师:这是一场凶猛的洪水——— 生: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师:这是一场猖狂的洪水——— 生: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师:这是一场无情的洪水——— 生: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师:这是一场恐怖的洪水——— 生: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师:这是一场令人胆战心惊的洪水——— 生: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师:这是一场冷酷无情的洪水——— 生: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在这个危急时刻,假如你是村民中的一员,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逃跑 文章中的村民又是什么反应呢?请找到相关的句子 合作探究二: 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描写人们的句子, 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 合作探究三: 村民们跌跌撞撞地涌向那木桥拥去,请同学们找出描写木桥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自己的感受。 生 小说以“桥”为题,读了课文后,你觉得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木桥开始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