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语文教材第八课《大卫·科波菲尔》的作者狄更斯(1812-1870)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大卫·科波菲尔》采用大量日常生活对话、方言、民间语法结构的口语,被称为“反映19世纪中叶英国中下层社会的长幅画卷”。 今天让我们以历史的视角欣赏狄更斯给我们带来的世界。 时空轴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它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革命性的变化 生产工具: 生产组织形式: 生产动力: 由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 由手工工场到机器工厂 由人力、畜力到蒸汽力量 蒸汽 时代 【思考】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材料:就某一方面条件,或某些条件来说,在欧洲大陆也有比英国更好的国家———如荷兰和法国,但是没有哪个国家具有英国这样好的综合条件。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圈地运动 君主立宪 科学技术 手工工场 殖民扩张 光荣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国内政局稳定 圈地运动提供大量自由劳动力 殖民扩张提供广阔的殖民地市场 工场手工业生产经验的积累 17世纪中叶英国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 注:到1800年,英国拥有的殖民地面积达1130万平方公里,超过本国领土的46倍以上。 市场条件 劳动力条件 资本条件 技术条件 问题1:阅读课文,结合图片,归纳英国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的统治,王权逐渐虚设,成了立宪君主。“民选”的代表通过议会治理国家,并掌管财政。通过这样一个改造, 英国政府似乎成了一个公司董事会,有产者管理国家,执行自己的意志也就是说,财产权和政权相互吻合,不再脱节,一种与资本主义制度之本质相适应的政治形式被创造出来。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15世纪内,英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16世纪内,英国已经有了一个富裕的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阶级。- - - - - -(英国)国家权力的推波助澜,使圈地运动在18世纪达到高潮……圈地运动使英国农村土地高度集中,同时造成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农村人烟稀少,村舍为虚;与此同时,一支“自由劳动力”的大军在喧嚣的城市里形成了。 ———崔连《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农业资本主义与传统农业 生产目的 生产规模 劳动力 地租类型 传统农业 基本自给自足 领主自营地 农民份地 农奴 自由农民 劳役地租 实物地租 资本主义农业 以市场为导向, 生产商品 整片开发 大农业 雇工 货币地租 圈地运动 阅读教材 “历史纵横”,思考“羊怎么吃人”? 对羊毛的需求激增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圈占土地养羊 农民被迫离开土地 国内市场扩大 农产品增多 (原材料)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欧内斯特·曼德尔估计,从1500年到1800年,欧洲殖民掠夺的总值为10亿英镑金币,其中仅在1750年到1800年间,英国就从印度掠夺了1亿到1.5亿英镑金币。这批资本的流入即便不能说是英国新工业革命的全部资本,至少也促进了英国对新工业革命的投资,尤其在蒸汽机和纺织技术方面的投资。 ———【加拿大】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公元16世纪的英国,在充分利用自己在呢绒手工业商品生产的优势之后,使得整个国家的手工工场生产局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特别是原来一直被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抛之脑后的农村经济,在西欧商品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下,农村的手工业生产也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16至19世纪,英国出现了培根、牛顿、波义尔、胡克等近代科学的先驱,他们重视观察和实验,把利用新发明和新发现来改善人类生活作为科学的崇高目标。英国还于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