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阶段性练习(10月)语文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班级、学号、姓名、试场号、座位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登临”主题活动。(12分) 【活动召集】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天高云淡,举目临眺,辽阔的山川田野,总能激发人无限的遐想。此时你不仅可以俯瞰碧波万顷、锦鳞游泳,也可以饱览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还可以【甲】。视角的变换,能给人带来丰富的感受。秋色澄(chè)_____了心灵,让人不知不觉便沉浸于这秋意中。一起去登高吧! 1. 按拼音填写汉字,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碧波万顷_____(A.qǐng B.qīng) (2)澄(chè)_____ 2. 结合语境,为【甲】处补写一个合适的句子。 【诗文梳理】 3. 古诗文中亦不乏登临之作,请你根据积累,补全下面梳理单。 出处 名句 情思 想象之景 范仲淹《岳阳楼记》 (1)浮光跃金,_____,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喜悦 李白《行路难》 (2)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 (3)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 乐观 眼前之景 欧阳修《醉翁亭记》 (5)野芳发而幽香,_____ 悠闲 温庭筠《商山早行》 (6)_____,人迹板桥霜。 愁思 张岱《湖心亭看雪》 (7)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恬淡 结论 我们发现,古人登山临水,不仅为领略自然之美,还是为(8)_____。 二、名著梳理与探究活动(13分) 4. 小惠和小兴一起整理假期阅读《水浒传》的读书方法,请根据要求完善表格。 读书方法 《水浒》选段 检索信息 人物:鲁智深 检索行踪:渭州—五台山—瓦罐寺—野猪林—二龙山—梁山—(1)_____ 圈点批注 圈点: 【甲】 听得隔壁阁子里有人哽哽咽咽啼哭……便把碟儿盖儿都丢在楼板上。 【乙】 金老开了房门,便道:“……里面请坐。” “坐甚么!你去便去,等甚么!” (2)批注人物性格(用一个词语概括):_____ 参看点评 点评: “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金圣叹) 从原著中找一处能表现上述人物“精细”的情节(3)_____ 名著阅读(7分) 5. 九年级开展了“艾青诗歌”阅读交流会,共同探讨艾青诗歌的特点和时代意义。 (1)根据不同阶段艾青诗歌的特点和诗句节选,小惠绘制了“艾青的诗歌历程”思维导图。请你为表格中①②③处选择恰当的诗篇(填序号)。 探访艾青的诗歌历程 阶段 基本特点 诗歌篇目 在法国与归国 忧郁与悲哀 《芦笛》①_____ 抗战 抗争与理想 《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在新中国 赞美与歌唱 《启明星》②_____ 1978年及之后的诗歌 理性与反思 《盆景》③_____ A“北方的晴天,辽阔的一片,我爱它的颜色,比海水更蓝。”(《鸽哨》) B.“大堰河,含泪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大堰河———我的保姆》) C.“仅只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它最爱真实,决不隐瞒缺点。”(《镜子》) (2)小兴想从以下两首诗歌中选择一首作为“自强不息精神”展板的材料,请你帮她选择一首,并说明理由。 树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生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1940年 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1954年7月25日 三、“山房堂室中的雅韵”探究活动(19分) 阅读张岱《西湖梦寻》中对“岣嵝山房”两段记录的文字,完成下面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