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57231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 》课件(共24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11-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65586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词,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
  • cover
(课件网) 朗读感知,品味诗歌音韵美 把握意象,体悟诗歌“鬼之气韵” 赏析诗句,品鉴诗歌音乐美技巧美 “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听颖师弹琴》,李长吉《李凭箜篌引》,皆摹写声音之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清诗论家)方扶南 导 入 李 凭 箜篌引 李贺 李贺(790~816) ,字长吉。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 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出身唐朝宗室大郑王(李亮)房,家道衰落,科举坎坷, 27岁英年因病早逝。其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善于引用神话传说,托古寓今,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李白之后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被誉为“诗鬼”。 知诗人 解诗题 李凭:当时供奉朝廷的梨园艺人,善弹奏箜篌。“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 箜篌:古代弦乐器 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 题目中有“歌、行、吟、引”等字时,往往都是乐府旧题。 读诗文 初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李凭 (píng) 箜篌(kōng hóu) 凤凰(huáng) 女娲(wā) 教(jiāo) 神妪 (yù) 瘦蛟(jiāo) 倚桂树(yǐ) 明诗意 再读,结合注释疏通理解诗文大意。 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 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 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 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 1.如果让你们小组为李凭设计一张演奏会的海报,画面上应该有什么? 赏诗句 时间:高秋 地点:中国 演奏者:李凭 乐器:箜篌 2.参加演奏会的除了诗人还有那些听众?请分别介绍一下他们的身份,并描绘其神态。 赏诗句 江娥 素女 云 “江娥”句,写优美的弦歌声一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湘夫人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 “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 手法:侧面烘托 长安百姓 紫皇 十二门:借指长安。 “融”:音乐具有不可抗拒的感化力和渗透力。清冷的乐声使人觉得长安城沉浸在寒光之中。 紫皇:一语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 巧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音乐由人间传到仙界,比较自然地把诗歌的意境由人间扩大到天界。 侧面描写 李凭箜篌引完整版-统编版(优秀课件) 李凭箜篌引完整版-统编版(优秀课件) 女娲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而且,石破天惊、秋雨霶霈的景象,也可视作音乐形象的示现。 神妪 老鱼 瘦蛟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诗人又从天庭描写到神山。那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乐声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波瘦蛟舞”。“老鱼”和“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出奇不意的形象描写,使那无形美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了。 吴刚 寒兔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