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3 常见的盐(第3课时) 考点梳理 一、化肥 1.概念:用矿物、空气、水作原料,以化学和物理方法制成的含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 2.化肥的用途 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料常 见 的 肥 料①尿素 ②氨水 ③铵盐,如: 碳酸氢铵 硝酸铵 碳酸铵 氯化铵 硫酸铵 ①磷矿粉: ②过磷酸钙(普钙): 、 ③钙镁磷肥: 、 ④重过磷酸钙(重钙): 硫酸钾 氯化钾 碳酸钾 (草木灰主要成分)①磷酸二氢铵 : ②磷酸氢二铵: ③磷酸二氢钾: ④硝酸钾: 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 ,叶色 ,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促进作物生长,根系发达,增强 、 能力,穗多粒满。促进作物生长健壮,增强 和 能力。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能 ,充分发挥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效成分高。 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C、H、O、N、P、K、Ca、Mg等,其中 、 、 需要量大而土壤中又缺。因此 、 和 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含这三种元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是 肥料。 3.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能把空气中的氮转化为含 。 二、化肥的利和弊 1.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 污染、 染、 污染。 2.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带来的危害: 环境、 等。 3.要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提高他们的利用率,并注意减少危害。 三、铵根离子的检验 3.氨根子的检验 铵盐 + 碱 → + + 鉴别方法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将被检验的样品与 、 , 产生有 的气体 将被检验的样品装入试管, , 产生有 的气体; 注意: 不能与 性物质混用,如熟石灰、草木灰等,会发生反应生成氨气,损失肥效。 01.基础夯实: 1.稻田里的水稻出现了倒伏现象,为解决该问题可施用的化肥是( ) A. B. C. D. 2.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磷肥可以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下列属于磷肥的是( ) A.Ca3(PO4)2 B.K2SO4 C.CO(NH2)2 D.MgCl2 3. 玉米叶发黄说明植物缺乏氮元素,应立即施用的化肥是( ) A. B. C. D. 4.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B. C. D. 5.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下列行为符合该理念的是( ) A.大量施用农药,减少作物病虫害 B.直接排放工厂废气,降低生产成本 C.推广使用脱硫煤,减少酸雨的发生 D.深埋废弃塑料制品,减少“白色污染” 6. 钾肥的主要作用是增强植物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下列物质属于钾肥的是( ) A.草木灰 B.尿素 C.磷矿粉 D.碳酸氢铵 7. 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 C.磷原子核外有15个电子 D.磷元素是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之一 8. 物质的鉴别、检验、除杂和分离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氯化铵和硫酸铵 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闻气味 B 检验蒸馏法淡化海水是否成功 取样,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C 除去硝酸钾溶液中的硝酸镁 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过滤 D 分离氯化钙和碳酸钙粉末 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某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等,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 B. C. D. 10. 氮肥为解决人类面临的粮食危机做出了重大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氮肥可由氮气在一定条件生产制得 B.氮肥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价 C.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能增强肥效 D.氮肥可为农作物提供N、P、K等元素 11.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硫酸铵和硫酸钠 分别取样,加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气味 B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氢 将混合气体先通入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再通入浓硫酸 C 分离碳酸钙和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