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260234
5.2《大学之道》课件(共27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0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64152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2025-2026
,
必修
,
选择性
,
语文
,
高中
,
统编
(
课件网
) 大学之道 《礼记·大学》 看到“大学”二字,你想到了什么? 如何理解“大学之道”的“大学”? “大学”与“小学”有什么不同? 文题解读 “大学” 大学: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 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 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大学问。 许多高等学府的校训都来源于《大学》 东南大学———止于至善 许多高等学府的校训都来源于《大学》 厦门大学———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 许多高等学府的校训都来源于《大学》 香港大学———明德格物 许多高等学府的校训都来源于《大学》 河南大学———明德新民 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 道:本指“道路”,引申为宗旨、规律、原则等 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 《大学》只有两千一百多字,课文节选的两段是开篇部分,只占全文篇幅的十分之一左右,但作为总纲,意义重大,后世学者常用“三纲八目”来概括。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齐治平“思想的散文,原是《礼记》第四十二篇,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南宋朱熹把《大学》《中庸》两篇从《礼记》中抽离出来并作章句,为《论语》《孟子》作集注,合成《四书章句集注》。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大学》则是四书之首。 了解《礼记》 《大学》本出《礼记》,《礼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教育、政治、美学思想。 相传为孔门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作,经西汉戴圣汇编成书。又称《小戴礼记》《小戴记》。在流传过程中,经董仲舒、郑玄、孔颖达和宋代理学家如程颢、程颐等大儒的推崇,《礼记》在儒家政教系统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了解《礼记》 《礼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第一段文意梳理 “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 ———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明德,是人从上天那里所获得的(禀赋),它空灵而聪慧,从不昏昧,能够蕴含万事万物的道理,并能应对万事万物。 但是,(它)会被个人先天禀赋的局限所约束,会被人的私欲所遮蔽,于是有时候就会变得昏昧; 然而,它那本体自有的光明,却是永远不会熄灭的。 因此,求学的人应当顺着那(明德)偶尔显露出来的光芒(去努力),从而使它彻底明亮起来,以恢复它最初光明圆满的状态。 第一段文意梳理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顶真修辞的运用,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层层深入,逻辑严密。 第一段文意梳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第一句:开宗明义:点明大学之道的宗旨,提出了“三纲”。 第二句:承接上文,明确“知止”这一目标的作用。 第三句:总结上文,同时为下文引出八条目做准备。 第一段文脉梳理 三纲 明明德 亲民 止于至善 把人天生的固有的善性发挥出来, 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江苏省南京市七校联合学情调研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025-10-30)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学段测试(期中)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2025-10-30)
四川省雅安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零模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2025-10-30)
江西省景德镇市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20班)试卷(含答案)(2025-10-30)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2025-10-30)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