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62647

古诗词诵读《鹊桥仙》课件(共34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416108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诗词,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鹊桥仙(纤云弄巧)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牛郎织女 白蛇传 梁山伯与祝英台 孟姜女哭长城 爱 情 其中牛郎织女出现在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中,而最早以此为题材的诗歌应该是《古诗十九首》里边的《迢迢牵牛星》,但是流传最为广泛、经久不衰的应该要算秦观的《鹊桥仙》了。 在咏牛郎织女的诗词作品中,诗人们更多的是将眼光投注在牛郎织女的不幸上,对此倾注了他们的同情。而这首《鹊桥仙》中,秦观却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看待牛郎织女的爱情,并表达了他对牛郎织女纯洁高尚的爱情的热情赞颂,写出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千古绝句。 CONTENTS 素养目标 壹 了解秦观、写作背景和七夕的相关知识,传承传统文化。 贰 掌握意象内涵,品味婉约词的语言风格。 叁 赏析虚实结合、比喻等手法,感悟词境中的唯美与崇高。 肆 结合词句,体会古人对爱情的态度,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基础知识 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淮海居士,北宋文学家、词人,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同属苏轼之门,被称为“苏门四学士”。 《淮海集》 《望海潮》 《鹊桥仙》 《满庭芳》 写作背景 传说一: 相传是秦观在为官之前,写给邻村一位名为娄琬的姑娘。由于命运的捉弄,他最终没有和这位青梅竹马的姑娘成亲,被迫娶了一个自己并不爱的女子。后来他们有短暂的相遇,离别之后的某个七夕,他写下了这首词,寄托对这女子的思念。 传说二:为寄情长沙艺妓而作。 秦观的这首词既没有慨叹会少离多,也没有抒发脉脉的相思,却自出机杼,歌颂坚贞不渝、诚挚美好的爱情。 知识链接 古人发现,天上有两颗星被银河隔得很开,又非常亮,联系当时男耕女织的分工,于是分别叫牛郎星和织女星。 根据传说,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在天上的鹊桥相会又因为在晚上过节,所以这天叫作七夕节。 七夕 七月七,人称“七姐诞”,因拜祭活动在七月初七晚上(晚上,古称“夕”),故称为“七夕”。 乞巧节 得名于“七姐诞”的“乞巧”习俗。七月七是七姐的诞辰,“乞巧”是“七姐诞”的重要习俗之一,故又称“乞巧节”。 整体感知 题目解读 《鹊桥仙》:词牌名,此调专咏七夕。又名“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双调56个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一韵到底。句首两句要求对仗。《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后因欧阳修在填写此词时,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一句,故名。代表作品有苏轼《鹊桥仙·七夕》、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等。 诗词诵读 鹊 桥 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 银汉 / 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 / 一相逢, / 便胜却 / 人间无 /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 / 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 / 久长时, 又岂在 / 朝朝暮暮! 纤云(xiān) 迢(tiáo) 整体感知 词的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 鹊桥相会时的急迫与欣慰 下阕 鹊桥惜别时不舍与勉励 诗文研读 诗文研读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纤云弄巧”引出会织彩云的织女,“飞星传恨”引出急切想见到自己心爱的妻子的牛郎。“银汉迢迢暗度”写七月七日夜,他们从天帝强划的迢迢银河两边双双暗度。 品读 诗文研读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运用了什么手法? “纤”,言云之轻柔;“弄”,运用拟人手法,言云之变幻多姿态。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幻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衬托了织女的心灵手巧,她似乎在为爱人的到来做着精心的准备,她沉浸在爱的甜蜜中,欢愉的心情了然可见。 诗文研读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运用了什么手法? 飞星可以解为流星,流星划过夜空,不时闪过长长的白亮的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