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263184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后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统编版
日期:2025-11-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7次
大小:1741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张
统编
,
历史(选择性必修3)
,
高中
,
学年
,
-2025--2026
,
答案
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后练习 选择题 1.从下图中可看出,我国远古人类遗址分布满天星斗,八方雄起,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 是核心地区。从下图中可以看出中华文明起源的显著特征是( ) A.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 B.分布广泛,趋向多元一体 C.分布均匀 D.最早起源于黄河流域 2.陆九渊、王守仁相信心就是“理”的根源,也是道德法则的根源。他们提出“心即是理”,相信自己的内在价值更胜于外在权威。据此可知,陆王心学( ) A.摆脱儒学思想束缚 B.关注人的自我意识 C.维护纲常伦理道德 D.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3.下表为近代中国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对民族主体意识的观点。据此可知( ) A.救亡图存成为时代发展潮流 B.革命纲领内容具有继承性 C.民族革命成为首要革命任务 D.革命派与顽固派斗争激烈 4.新文化运动破坏和扫除了儒学的僵化躯壳及束缚个性的腐化部分,但并没有打倒孔孟之真精神及真学术,反而推进了五四运动后传统儒学的现代化。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 A.造成中国文化传统的“断裂” B.继承和创新了传统文化 C.背离了救亡图存的政治轨道 D.推行全盘西化路线 5.新文化运动前期,各种西方思潮纷至沓来,相互角逐,马克思主义被淹没在其中。在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从众多学说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这一变化( ) A.提升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水平 B.说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C.反映学习俄国革命已成共识 D.改变了救亡图存运动的路径 6.1833年,江苏发生严重水灾,林则徐请求朝廷拨款赈灾,强调“多宽一分追呼,即多培一分元气”。他认为只有“纾民力”“培元气”,才能“安贫保富”。这体现了林则徐( ) A.“藏富于民”的经济思想 B.“师夷长技”的国家意识 C.“反帝反封”的爱国思想 D.“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 7.《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荀子·天论》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两者都强调( ) A.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 B.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C.世间万物都有对立面 D.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8.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C.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9.儒家认为“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在国与国以及民族与民族的关系上,儒家提倡王道、反对霸道,追求“天下为公”的“大同”境界。这反映了儒家( ) A.崇尚神秘主义人生观 B.主张和谐的世界观 C.有鲜明的人文主义情怀 D.注重伦理道德教育 10.古代中国史学家左丘明在《左传》中记录了齐国上大夫晏子的一段话:“和如羹汤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这些话反映的主要思想是( ) A.“民以食为天” B.“和而不同” C.“无为而治” D.崇尚礼乐教化 11.考古学家夏鼐指出:“有的学者认为,小屯殷墟文化,代表中国最早的文明,是中国文明的开始。如果真是那样,中国文明简直就像传说中的老子,一生下来就长出白胡子。”作者意在说明( ) A.商代是中华文明的开端 B.中华文明的起源模糊不清 C.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争论激烈 D.中华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 12.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教学设计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2025-11-23)
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图片版 含答案)(2025-11-23)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教学设计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2025-11-23)
辽宁省辽南协作体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2025-11-23)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11-23)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