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64297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40张PPT)

日期:2025-11-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85905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形成,发展
  • cover
(课件网) 选择性必修 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经济与社会生活 3.文化交流与传播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学习内容:政治生活 国家: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职 能 对内 职能 对外职能 政治统治 社会治理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二单元 官员选拔 第三单元法律教化 第四单元 国家关系(外交、国际法) 第五单元 货币赋税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2.时空范围 时: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 空:中国+西方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政治 制度 中国 西方 制度形成与演变 历代变法与改革(第4课) 古代(第1课) 近代至当代(第3课) 古代至近代政治制度演变(第2课)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目录 早期阶段 发展阶段 (夏商周时期) (秦至鸦片战争前的清朝) 分封制 宗法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先秦时期 朝代继承关系 同时的列国关系 夏: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商: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 周:西周:前1046年 -- 前771年 东周:春秋:前770年-- 前476年 战国:前475年-- 前221年 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形成与发展时期 (一)夏朝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反映了什么制度变化? 天下为公 禅让制 天下为家 世袭制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如今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已经消逝了,天下成了一家一姓的财产。人们各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财物和劳力,都为私人拥有。)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王位世袭制 (1)方式:父子相传,兄终弟及。 (2)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3)结果: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4)认识:王位世袭制的出现是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阶级对立的必然趋势。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周:32代37王 商:17代31王 夏:14代17王 (一)夏朝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 ———《史记·夏本纪》 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战国策·燕策一》 (一)夏朝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不同的史书所引用的史料存在差异 史书的作者立场 时代环境的不同 (二)商朝 1.内外服制 ◎商族势力范围示意图 内服 外服 外服之地只是间接地受商统治,隶属关系并不稳固,往往视商之国力盛衰而定。外服以至外服以外的方国,其经济多较商落后,故而也不时进入王畿抢掠。终商一代,与方国的战争十分频繁。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内服:王畿 外服:方国(附属国) (2)关系:臣服(方国较独立) (3)维系方式:神权 武力 方国联盟 “汤武革命,应乎天而顺乎人”。 周人记载: 一说“纣克东夷而陨其身”。可见商人在牧野之战以前,曾因征服东方的外族,而把国力大大损耗了;武王乃乘其疲敝而取胜的。 一说“昔周饥,克殷而年丰。”可见牧野之战,也是周人掠夺粮食、竞争生存之战。 ———《中国史纲》 2.职官制度:国家机构、官吏 (二)商朝 (三)西周 (2)分封对象: 1.分封制 (封邦建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同姓贵族(晋、卫、燕) (1)分封地区: 除天子控制的镐京和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区之外的其他地方 异姓功臣(齐) 旧贵族(杞、宋) 西周的封建,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