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65331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5新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知识梳理(教案)

日期:2025-11-0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292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小学,第六,梳理,知识,认识,初步
  • cover
知识精准 重点聚焦 梯度清晰 无忧学习 第六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知识梳理 (2025新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知识点一:认识二分之一 1.核心概念: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2份(“平均”是前提),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 ”。 示例:把1块圆形蛋糕平均切成2块,每块是这块蛋糕的;把1张长方形纸对折,每半张是这张纸的。 2.分数组成:中,“———是分数线(表示“平均分”),“2”是分母(表示“平均分成2份”),“1”是分子(表示“取其中1份”)。 【名师精研】 平均分验证技巧:用“对折重合”判断是否平均分———如把纸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说明是平均分,否则不是(如随意撕纸,两边大小不同,不能用表示)。 避坑指南:避免“未平均分却用”的错误,可举反例:把蛋糕切成一大一小2块,大的不是,小的也不是,强化“平均分是分数的前提”。 知识点二:认识几分之一 1.概念拓展: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n份(n为大于1的整数),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写作“”。 分母n:表示“平均分成的总份数”;分子1:表示“只取1份”。 2.读写方法: 写:先画分数线(—),再写分母(下面,分的份数),最后写分子(上面,取的份数),如“三分之一”写作; 读:先读分母,再读“分之”,最后读分子,如读作“五分之一”。 【名师精研】 分母分子记忆口诀:“下分母,上分子,分母分份,分子取份”,避免记反(如错把 读作“四分之1”或写作。 直观感知:用折纸操作,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打开后每一份都标上,观察“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越小”(如比小),为后续比大小铺垫。 知识点三:认识几分之几 1.概念: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n份,取其中的m份(m<n),就是它的“几分之几”,写作“”。 示例:把1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3份,就是这条线段的。 2.意义:几分之几是“多个几分之一的和”,如 = + + (3个相加)。 【名师精研】 数量对应技巧:用“小份累加”理解,如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1份是2个(对应 ,2份是4个(对应 ),让“分数”与“具体数量”关联,避免抽象混淆。 平均分强化:若物体未平均分(如把8颗糖分成3颗、3颗、2颗),则不能用 )表示其中的6颗,需先确认“每份数量相同”,再谈“取几份”。 知识点四:分数比大小 1.同分母分数比大小(分母相同,分的份数相同): 规则: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小。 原理:分的份数相同,取的份数越多,占比越大(如 > ),因为3份比2份多)。 2.同分子分数比大小(分子相同,取的份数相同): 规则: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母大的分数小。 原理:取的份数相同,分的份数越少,每份越大(如 >),因为分3份的每一份比分4份的大)。 【名师精研】 比大小口诀:“同分母,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同分子,比分母,分母小的分数大”,结合图形记忆(如两个同样的圆,比 的阴影部分大, 比的阴影部分大)。 避错对比:用“反例”提醒,如 和 ,不能错看成分母比大小; 和,不能错看成分子比大小,先判断“分母是否相同”再选方法。 知识点五:同分母分数的加法 1.计算规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结果化简(若需)。 公式:+ = (a+b<n)。 2.算理:分母相同→分的份数相同,只需把“取的份数”相加(如1份+2份=3份,仍按4份算)。 【名师精研】 实物演示法:用“披萨模型”讲解,把1个披萨平均分成4份,吃1份 ,再吃2份,总共吃3份,披萨还是分成4份,所以分母不变,仅分子相加。 避错提醒:避免“分母也相加”的错误(如错算+ = ),牢记“分的份数没变化,分母始终不变”。 知识点六:同分母分数的减法 1.计算规则: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减。 公式:- = (a>b)。 2.算理:分母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