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65369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7次 大小:866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黑龙江省,10月,答案,试题,语文,期中
    富锦市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素养提升检测卷 八年级语文 满分120分,限时120分钟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12 分) 一、综合运用(12 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1-3 题。 秋日的清晨,阳光穿过疏朗的梧桐叶,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漫步古巷,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温润,墙角的爬山虎 yán 着砖缝悄然生长,带着倔强的生命力。街边老铺的木门 “吱呀” 开启,主人端出冒着热气的茶盏,茶香与桂花香在空气中_____,酿成最质朴的生活滋味。抬头望去,鸽群掠过黛色屋檐,天空澄澈得如一块未经雕琢的蓝宝石。这般景致,让人抛开尘世喧嚣,内心归于_____。 (4 分)根据拼音写汉字及给加点字注音。 yán( )着 倔强( ) (4 分)依次填入语段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交融 宁静 B. 交融 安静 C. 交织 宁静 D. 交织 安静 (4 分)下列对语段修辞手法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阳光穿过疏朗的梧桐叶,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拟人) B. 天空澄澈得如一块未经雕琢的蓝宝石。(比喻) C. 这般景致,让人抛开尘世喧嚣,内心归于宁静。(抒情) D. 墙角的爬山虎沿着砖缝悄然生长,带着倔强的生命力。(拟人) 第二部分 阅读(58 分) 二、现代文阅读(30 分) (一)记叙文阅读(16 分) 老柿树 ①老家的院门前有一棵老柿树,树身粗壮得需两人合抱,树皮皲裂如老人的手掌,枝桠遒劲地伸向天空,像一把撑开的巨伞。听爷爷说,这树是太爷爷年轻时栽下的,如今已近百年。 ②每年春末,老柿树便缀满细碎的黄白色花朵,藏在嫩绿的新叶间,不细看几乎发现不了。花香清淡,引得蜜蜂嗡嗡不绝。等到花落结果,小青柿便密密麻麻地挂在枝头,像一串串翠绿的玛瑙。爷爷总爱在树下摆张竹椅,摇着蒲扇给我讲过去的事:“你爹小时候,最盼的就是柿子成熟。那时粮食不够,熟了的柿子能当饭吃。” ③秋霜过后,柿子终于熟透了,像一个个小红灯笼挂在枝头,映得院落暖意融融。爷爷会搬来梯子,小心翼翼地摘下柿子。熟透的柿子软糯香甜,咬一口汁水直流;没熟透的就埋在谷糠里,过几天也变得甘甜。我总缠着爷爷多摘些,一部分送给邻居,一部分晒成柿饼,留着冬天慢慢吃。 ④后来我们搬了家,老柿树便交给邻居照看。去年深秋回去,远远就望见那抹熟悉的嫣红。邻居阿姨笑着迎出来:“这树结得可旺了,我给你们留了最好的柿子!” 走进院子,老柿树依旧枝繁叶茂,阳光透过枝叶洒下,光斑在地面跳动。我伸手抚摸粗糙的树干,仿佛触到了岁月的温度。 ⑤如今爷爷已不在,但老柿树还在。它像一位沉默的老者,守着老家的院落,守着几代人的记忆。每次想起它,心底就涌起一股温暖的乡愁。 (4 分)文章围绕老柿树写了哪些往事?请简要概括。 (4 分)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秋霜过后,柿子终于熟透了,像一个个小红灯笼挂在枝头,映得院落暖意融融。 (4 分)结合全文,分析老柿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4 分)文章结尾段有何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 (二)说明文阅读(14 分) 中国墨 ①墨是中国传统文房四宝之一,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是书写绘画的工具,更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内涵。 ②最早的墨是天然石墨,后来出现了人工制墨。汉代时,制墨技术已较为成熟,魏晋南北朝时期,墨的质量进一步提升。到了唐代,制墨业迎来鼎盛,以易水砚和徽州墨最为著名。明清时期,制墨工艺更加精湛,墨的品种也愈发丰富,出现了集实用与观赏于一体的艺术墨。 ③传统手工制墨工序繁杂,大致分为取烟、和料、成型、晾干、描金等步骤。取烟是制墨的关键,分为松烟、油烟等。松烟墨由松树枝干燃烧取烟制成,色泽乌润,宜于书写;油烟墨则用桐油等植物油燃烧取烟,墨色鲜亮,更适用于绘画。和料时需加入胶、麝香、冰片等辅料,既能增强墨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