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65733

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5-11-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11311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2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能勾画出重音和停连。 2.通读全文,勾画出文章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句子,并进行赏析。 3.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体会景物描写中融入的作者感情。 学习目标 济南的冬天 老 舍 新课导入 说起冬天,尤其是中国北方的寒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冰封雪飘、天寒地冻的萧条画面。但在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中,不仅感受不到这些,反而使人感到温暖的春意。 今天,就让我们在老舍的引领下,一起去观赏如水墨画般的济南的冬天吧! 老舍,现代著名作家,著名作家,是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终年67岁。老舍一生著作丰富。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通俗易懂、朴实无华、诙谐幽默、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儿 (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赶集》《断魂枪》,话剧《龙须沟》《茶馆》等。话剧《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背景介绍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 老舍1924年只身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他身居异国,饱尝了寄人篱下的孤独之苦。他在另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的话:“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想北平》) 背景介绍 为了结束这“没有家”的寂苦生活,他终于在1929年夏动身回国,但因路费不足,又在新加坡留了半年,直到1930年春才回到上海,同年夏应邀到山东济南齐鲁大学任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由于这样的经历,老舍回到祖国,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便抑制不住强烈的爱国之情,写下了《济南的冬天》。 ★预习检查: 1、标出下列红色字的读音,再读一读。 济南 救济 围了一个圈 羊圈 着落 看着 薄雪 薄弱 看护 看着 贮蓄 储蓄 (j ) (jì) (quān) (juàn) (zhuó) (zhe) (báo) (bó) (kān) (kàn) (zhù) (ch ) ( )济南( )救济 ( )澄清 ( )澄沙 ( )着落( )着数( )着急 ( )想着 ( )露水 ( )露面 济 澄 jǐ jì chénɡ dènɡ 露 着 zhuó zhāo zháo lù lòu zhe 多音字 初读感知 朗读课文,思考: 2.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具有怎样的特点?用一个词概括济南的冬天的总的特征(作者用什么样的方法写出来的?)。 1.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你从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通读全文,概括每段大意,梳理文章结构。 1.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阳光朗照下的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 城外的远山 水 山 绿萍 水藻 垂柳 温晴 与北平相比 无风声 与伦敦相比 无重雾 与热带相比 无毒日 喜爱 宝地 2.作者用什么样的方法写出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 对比 对比手法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一种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对比的作用在于突出对比双方某一方面的特点,给读者留下留下鲜明的印象。 响晴,响亮: 都有“响”,但没有表示声音大的意思,“响”修饰“晴,亮”的程度。 响晴:特别强调天空晴朗无云 响亮:突出天气十分明亮 1.“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为什么用“响”? “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响亮”是什么意思? “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说济南冬天的风并不猛烈,是柔和的,如果把“声”字去掉,就说成了“没有风”,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