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66549

5.1.1.1方程 课件(共25张PPT)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11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229612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5.1.1.1方程,课件,25张,PPT,2025-2026,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幻灯片 1:封面 课程名称:5.1.1.1 方程 学科:数学 年级:七年级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理解方程的概念,能准确判断一个式子是否为方程。 明确方程的关键要素(含未知数、等式),区分方程与代数式、等式的关系。 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简单的方程,提升数学建模意识。 幻灯片 3:情境引入(生活中的等量关系) 场景 1:小明去超市买笔记本,每本笔记本 3 元,他买了 x 本,一共花了 15 元。买笔记本的总花费可以用什么式子表示这种等量关系?(引导学生思考:3x = 15) 场景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8 厘米,宽是 y 厘米,周长是 28 厘米。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如何表示长、宽与周长的关系?(引导学生列出:2 (8 + y) = 28) 场景 3:小红今年 12 岁,爸爸今年 40 岁,几年后小红的年龄会是爸爸年龄的 1/3?设 x 年后满足条件,可列出什么式子?(引导学生思考:12 + x = (40 + x)/3) 提问:观察 3x = 15、2 (8 + y) = 28、12 + x = (40 + x)/3,这些式子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与之前学的代数式(如 3x、2 (8 + y))有什么区别? 幻灯片 4:方程的概念 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关键要素(缺一不可): 含有未知数:式子中必须包含至少一个未知的字母(如 x、y、z 等),未知数是我们需要求解的量。 是等式:式子中必须含有等号 “=”,且等号两边的表达式在未知数取特定值时相等。 示例与反例: 式子 是否为方程 理由分析 3x = 15 是 含未知数 x,且是等式 2(8 + y) = 28 是 含未知数 y,且是等式 12 + x 否 含未知数 x,但不是等式(是代数式) 5 + 3 = 8 否 是等式,但不含未知数 (40 + x)/3 - 2 = 5 是 含未知数 x,且是等式 2x - 3 > 7 否 含未知数 x,但不是等式(是不等式) 幻灯片 5:方程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 方程与代数式的区别: 代数式:由数和字母通过运算符号连接而成,不含等号(如 3x、a + 2b),仅表示一个数量关系。 方程:是等式,必须含等号和未知数(如 3x = 15),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联系:方程的等号两边通常是代数式(如方程 2x + 5 = 11 中,左边 “2x + 5” 和右边 “11” 都是代数式)。 2. 方程与等式的区别: 等式:用等号连接两个表达式的式子(如 5 + 3 = 8、2x = 6),包含 “不含未知数的等式” 和 “含未知数的等式(方程)”。 方程:是特殊的等式,特指 “含未知数的等式”。 关系图示: 幻灯片 6:例题讲解 1(判断是否为方程) 例 1:判断下列各式是否为方程,说明理由: (1)4x - 7 (2)3x + 2 = 8 (3)5 - 2 = 3 (4)2y + 1 = y - 3 (5)x - 4 = 0 解答与分析: (1)不是方程。理由:是代数式,不含等号,不符合 “等式” 要素。 (2)是方程。理由:含未知数 x,且是等式,满足方程的两个关键要素。 (3)不是方程。理由:是等式,但不含未知数,不符合 “含未知数” 要素。 (4)是方程。理由:含未知数 y,且是等式,满足方程定义。 (5)是方程。理由:含未知数 x,且是等式,满足方程定义(未知数的次数不影响方程判断)。 幻灯片 7:例题讲解 2(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 例 2:根据下列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1)一个数的 3 倍与 5 的和是 17,求这个数(设这个数为 x)。 (2)爸爸今年 38 岁,儿子今年 10 岁,多少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 3 倍(设 x 年后满足条件)。 (3)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24 平方厘米,长是 6 厘米,宽是多少厘米(设宽为 y 厘米)。 解答与分析: (1)“一个数的 3 倍” 即 3x,“与 5 的和” 即 3x + 5,“是 17” 即等于 17,方程为:3x + 5 = 17。 (2)x 年后爸爸的年龄为 (38 + x) 岁,儿子的年龄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