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66890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综合检测卷(一)(含解析)

日期:2025-11-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520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5-2026,学年,人教,八年级,语文,上册
  • cover
期中综合检测卷(一)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8 分) 某校开展“拜水都江堰”研学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题。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迄今为止全世界年代最久且唯一留存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它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因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xiè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一体,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组织修建的,其初衷是通过系统性的水利工程,实现秦国军事扩张与民生治理的双重战略目标。李冰父子为修建都江堰殚精竭虑,他们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白手起家,顺应自然地貌,因地制宜,“筑堰分水”,驯服了曾经狂野咆哮的岷江。在他们的组织带领下,人们以坚 rèn不拔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八年的努力,终于建成了这一伟大工程。自此,成都平原变成了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这一伟大壮举怎能不让人热泪盈眶 李冰父子的事迹将被人们永远铭记于心。 1.(3分)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下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泄 bào 忍 kuàng B.泄 páo 韧 kuàng C.泻 bào 韧 kuāng D.泻 páo 忍 kuāng 2.(3分)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初衷 B.殚精竭虑 C.白手起家 D.铭记 3.(3分)下列对文段中语句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中,“根据”“特殊”“地形”分别是动词、形容词和名词。 B.“自此,成都平原变成了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应把顿号改为逗号。 C.“驯服了曾经狂野咆哮的岷江”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D.“它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可缩句为“它利用条件”。 4.(3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给出修改意见。 第 1页(共8页) 5.(3分)下面是书法小组某同学抄录清代诗人黄俞《都江堰》诗的书法作品,下列对该幅书法作品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 A.字体是楷书,字形方正,横平竖直。 B.字体是隶书,字形扁平,蚕头雁尾。 C.字体是行书,行云流水,牵丝带连。 D.字体是草书,龙飞凤舞,笔画连绵。 6.(2分)请你仿照下面例子,为都江堰拟写一则宣传语。要求:语言生动有文采,句式基本一致。 【示例】红墙青阶中沉淀心境,历史故事里感念人心。“三国圣地”武侯祠欢迎您! 7.(3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时的地名多有别称,比如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成都又称锦官城。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新闻作品只有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这四种体裁。 D.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 8.(8分)诗文藏锦绣,多少文人墨客用笔墨记录下祖国的壮阔山河。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写景技巧 文学常识及名句 出处 抓特征 王维的“① ,② ”描绘了大漠壮阔雄奇的景象。 《使至塞上》 显动静 郦道元描写的“素湍绿潭,③ ”通过动静结合,写出三峡水清的特点。 《三峡》 多视角 陶弘景描绘的“④ ,⑤ ”从仰俯两种视角,表现山水相映之美。 《答谢中书书》 作对比 刘桢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⑥ ,松枝一何劲!”的状态,衬托了松柏的刚劲。 《赠从弟》(其二) 融情感 李白的“⑦ ,⑧ ”借写故乡水,融入思乡情。 《渡荆门送别》 二、阅读(共62 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6分) 晚秋农家 [宋]陆游 我年近七十,与世长相忘。筋力幸可勉,扶衰业耕桑。 身杂老农间,何能避风霜 夜半起饭牛,北斗垂大荒。 9.(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