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67191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上学期10月份七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11-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7966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山东省,次月,答案,图片,试题,历史
  • cover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七上历史第一次作业检测 范围:1-6课;时间:40分钟;总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史料是研究历史的基础。研究原始社会人类生产、生活的情况,最可信的史料来源是( A.神话传说·B.考古发现 C.史籍记录 D.学者论著 2.2025年考古团队在北京周口店遗址新发现一块距今约23万年的古人类化石,并在此化石出土的地层中发 现多处灰烬堆,灰烬中包含烧骨、烧石和朴树籽。据此推断,该古人类() A.已掌握人工取火 B.'会保存火种C.种植农作物 D.使用磨制石器 3.西周时“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源是() A.铁犁与牛耕的使用 B.水利工程大力兴建 C.手工业规模的扩大 D.商业发展空前繁荣 4.2024年2月26日,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新馆设8个展厅,地上共三层,是首个全景式展现的国家 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该馆聚焦的是() A.史前文明 B.夏文明 C商文明 D.周文明 5.如图所示,为抵御北方寒风和低温,居民挖洞以为墙,屋内设灶炕以取暖,在挖的柱洞中放置立柱作为 支撑,再在最上方建造屋顶。修建这种房屋的远古居民是()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良渚人 6.梁启超先生在《饮冰室合集》中指出:“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 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由此可见,梁启超先生的观点是() A.华夷有别,各有特色B.国家统一,发展巩固C.民族交融,形成华夏族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7龙是中华民族象征。下列出土于不同地区史前时期文化遗址中的龙形器物,共同印证了(·) 牛河粱遗址出土的玉猪龙 陶寺古城出士的形给龙纹酱公委藏设求斑面证出生的宝龙 A.中原地区较高的文明程度B.玉器制造业的高超水平 第1页/共4页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D.黄河流域孕育早期国家 8.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 .20次。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周王室地位衰微C.周天子依附听命于诸侯 D.鲁国与齐晋结好 9.下列关于“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的归纳,最接近历史真相的是() A.推行分封制,地方势力膨胀 B.推行世袭制,皇帝能力低下 C.王朝末期统治残暴或朝政腐败 D.没有处理好与犬戎部族的关系 10.了解历史时序和掌握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以下选项中,与图中①处代表的时期对应 正确的是(1) 夏朝 ① 西周 春秋战国 A.大禹传启,天下为家B.盘庚迁殷,青铜灿烂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D.思想活跃,百家争鸣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它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全世界至今为止,年 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一座宏大水利工程。“它”是() A.邗沟B.都江堰C.郑国渠D.灵渠 1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二十四节气为倒计时的创意惊艳世界。二十四节气既是中国古人对时间的理解,又 蕴含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中国智慧。下列观点与这一思想相似的是() A.兼爱非攻 B.民贵君轻 C.仁者爱人 D.道法自然 13.“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平力,一跃成为 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材料反映了商鞅变法的() A.目的B.影响C.内容D.过程 14.关注历史教材的单元主题,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如图教材目录横线处应填()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D.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15.春秋时期,少数强大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