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夏天里的成长”。 2.体会课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中心意思的写法。 【教学重点】 1.找出文章中心句,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夏天里的成长”。 2.体会课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中心意思的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中心意思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开启了第五单元———习作策略单元的学习。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夏天里的成长》这篇课文是围绕什么中心意思来写的呢? 预设: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2.课文是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围绕这个意思写的? 预设:从动植物的生长、山河大地等事物的“长”,还有人的成长这三方面写的。 大家对第一课时的内容掌握得很扎实。这节课,我们就深入走进课文,细细品味,感受夏天里蓬勃的生长力量。 二、聚焦第二自然段,学习围绕中心表达 1.揣摩第二自然段中心句的意思。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中心句。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第2自然段,去看看作者笔下动植物的生长是怎样生动展现“万物迅速生长”的。请大家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 预设:“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师:句中哪些词语特别能让人感受到“迅速生长”? 预设: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2)引导学生推敲中心句的四个关键词的意思差异。 预设1:“飞快”强调成长的过程快,“跳跃”则表示前后变化大。 预设2:“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充满了生命力与动态感,能被我们用眼睛清晰看到、切实感受到。 师:你能试着读出生物迅速生长的感觉吗? (3)指导朗读。 这几个词让我们感觉到生物生长之迅速,不过“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到底是什么样的?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感受生物是怎么“迅速生长”的。 再读刚才那句话,是不是像亲眼看到了生长的画面?让我们带着这种“看得见的生长感”,齐读这句话。 读得真好!把夏日生长的“劲儿”读出来了。这就是“长”字的魔力———反复出现,既点题又强化中心,还让文字有了画面感。 2.引导学生体会怎样围绕中心有效选材。 (1)梁先生笔下的“万物”,不是随便选的,每一样都藏着“围绕中心”的智慧。下面请同学们完成任务单: 第二自然段中写到了哪些动植物的生长?提取信息,填写“生物成长表”。想想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来写的。填完表以后,和同桌交流讨论。 生物成长表 生物 时间 怎样长 瓜藤 一天 长出几寸 (2)反馈交流 生物成长表 生物 时间 怎样长 瓜藤 一天 长出几寸 竹子、高粱 一夜 多出半节 苞蕾 昨天、今天、明天 变成鲜花,变成小果实 苔藓 几天 长满石头 草坪和菜畦 几天 由黄泥土变成草坪菜畦 小猫小狗小鸡小 个把月 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引导其抓关键词体会动植物长得快、变化大的特点,以此来体会“围绕中心意思写”。) (3)梳理表格,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围绕中心意思写的方法。 师:同学们,你们看,我们完成了生物生长表,梳理了第二自然段的内容,那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个中心句来展开写的? 预设1:列举了丰富的事例。作者写了瓜藤、竹子、高粱、苞蕾、苔藓、草、菜、小猫小狗小鸡小鸭,11个生物在夏天快速生长的事例。选材能紧扣中心句的意思,逐一将关键词的意思表达清楚。 预设2:抓时间,写变化。都抓住了时间短,写出了变化大,来表现生物在夏天生长迅速。 预设3:进行有序地排列。对所列举的事物进行了分类,并按时间长短为序排列,显得很有条理。 总结:作者通过举丰富的事例,并且分类有序的排列了,抓住了时间,写出了变化之快,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