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70008

备战2026年高考近五年(2021-2025)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山东专用)专题01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学生版+解析版)

日期:2025-11-0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0次 大小:15035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考,基础,备战,学生,结构,物质
    专题01 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五年考情 考情分析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025年山东卷第1题 2024年山东卷第3题 2023年山东卷第1题 2023年山东卷第2题 2021年山东卷第1 题 2021年山东卷第16题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必修1非常重要的考点,近年来常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间的囊泡运输为情境,考查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ATP等基础知识以及学生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单选题 1.(2025·山东·高考真题)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下列细胞器或结构不会出现核酸分子的是( ) A.高尔基体 B.溶酶体 C.核糖体 D.端粒 【答案】A 【难度】0.85 【知识点】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及分离方法、细胞的衰老 【分析】细胞器的分类:①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结构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核膜。②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和细胞膜。③不具备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膜结构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 【详解】A、高尔基体自身的结构和主要功能不涉及核酸。它既不像线粒体、叶绿体那样含有自己的DNA和RNA,也不像核糖体那样由RNA构成。因此,高尔基体中一般不会出现核酸分子,A符合题意; B、当溶酶体分解衰老的线粒体、叶绿体或核糖体时,会分解其中的DNA和RNA。当它消化病毒或细菌时,也会分解其核酸。因此,在溶酶体的“工作”过程中,其内部是会出现核酸分子的(作为被水解的底物),B不符合题意; C、核糖体本身就是由核糖体RNA(rRNA)和蛋白质构成的。rRNA是核酸的一种。此外,在翻译过程中,信使RNA(mRNA)作为模板,转运RNA(tRNA)负责运载氨基酸,它们也都会与核糖体结合。所以核糖体必然含有核酸,C不符合题意; D、端粒的化学本质是DNA—蛋白质复合体。DNA本身就是脱氧核糖核酸,是核酸的一种。所以端粒中会出现核酸,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24·山东·高考真题)某植物的蛋白P由其前体加工修饰后形成,并通过胞吐被排出细胞。在胞外酸性环境下,蛋白P被分生区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并结合,引起分生区细胞分裂。病原菌侵染使胞外环境成为碱性,导致蛋白P空间结构改变,使其不被受体识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P前体通过囊泡从核糖体转移至内质网 B.蛋白P被排出细胞的过程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C.提取蛋白P过程中为保持其生物活性,所用缓冲体系应为碱性 D.病原菌侵染使蛋白P不被受体识别,不能体现受体识别的专一性 【答案】B 【难度】0.65 【知识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胞吞和胞吐、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分析】由题意,某植物的蛋白P由其前体加工修饰后形成,并通过胞吐被排出细胞,即前提再经加工后即为成熟蛋白,说明蛋白P前体通过囊泡从内质网转移至高尔基体。碱性会导致蛋白P空间结构改变,提取蛋白P过程中为保持其生物活性,所用缓冲体系应为酸性。 【详解】A、核糖体没有膜结构,不是通过囊泡从核糖体向内质网转移,A错误; B、蛋白P被排出细胞的过程为胞吐,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 C、由题意,碱性会导致蛋白P空间结构改变,提取蛋白P过程中为保持其生物活性,所用缓冲体系应为酸性,C错误; D、病原菌侵染使蛋白P不被受体识别,即受体结构改变后即不能识别,能体现受体识别的专一性,D错误。 故选B。 3.(2021·山东·高考真题)高尔基体膜上的 RS 受体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含有短肽序列 RS 的蛋白质,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通过囊泡运输的方式将错误转运到高尔基体的该类蛋白运回内质网并释放。RS 受体与 RS 的结合能力随 pH 升高而减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消化酶和抗体不属于该类蛋白 B.该类蛋白运回内质网的过程消耗 ATP C.高尔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