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6课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列车即将发车,两名乘客去堵住车门,不让列车启动。原来他们的同伴还未赶到。面对乘务人员的劝阻和其他乘客的谴责,两人不以为意,态度蛮横,导致发车延误。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两人予以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这一案例启示我们( ) ①要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②在社会生活中要从细节抓起,从小事做起,遵守规则 ③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要为朋友做任何事 ④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树立法治观念,公民应该( ) ①发自内心地遵从法律,信赖法律 ②依法办事,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③坚持所有的事情都必须用法律来解决 ④遵守宪法和法律,捍卫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法律作为社会运转的基石,为万民言行划定红线。下列行为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 ①按照交通标志骑自行车 ②遇到老师,同学主动问好 ③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④做好值日工作,保持班级干净整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如今,高空抛物已经不只是不文明行为,也不再是“出了事才有事,不出事就没事”,而是只要做了就可能会摊上事。这启示我们( ) ①学习法律,知道遵守法律只需要人们的自觉 ②胆大心细,高空抛物时,注意看清下方是否有行人经过 ③依法办事,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④珍视生命,不做危害他人生命安全的事情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王某把同学周某做的错事告诉了老师,导致周某被“请家长”。周某之后多次无故辱骂,殴打王某,王某因此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王某家长得知王某多次被周某无故辱骂殴打的情况后,选择报警,最终周某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告诉我们( ) ①任何违法行为都应承担刑事责任 ②应树立尊法学法守法的意识 ③要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敬畏法律 ④要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在某法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法院不提供庭审内容脚本,不预设审判结果,让同学们沉浸式体验网络信息安全违法案件的模拟审判此举旨在( ) ①提升同学们的法治素养 ②保障公民权利不受侵犯 ③增强同学们的网络安全意识 ④确保人人都不会触碰法律红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公民要发自内心地认可、遵从、遵守和服从法律②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③我们要信仰和敬畏法律,养成依法办事的生活习惯 ④人人都要严格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初中生王某课间趁同学刘某起身之时,偷偷将其座椅向后拉离,导致刘某坐空尾骨骨折,法院判决王某父母向刘某赔偿各种费用10余万元。这告诫我们要( ) ①学会包容他人,锻炼沟通能力 ②敬畏生命,增强安全意识 ③树立法治观念,做事考虑后果 ④以礼待人,消除矛盾隔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村民张某等人将各自家庭承包的土地流转给李某经营,李某因种植柑橘获利颇丰,张某等人看着眼红,想毁约,村干部依据相关法律维护了李某的合法权益。这启示我们( ) ①要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②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是解决民事纠纷的唯一途径 ③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想一想自己的行为是否合法,如果违反法律会有什么后果 ④要不顾一切,千方百计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小李为讨回薪资,爬高压线以死威胁老板,虽要回了欠薪,却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拘留。小李的同事小张则通过劳动仲裁顺利追回欠薪。小李和小张的不同遭遇告诉我们( ) ①权益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