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3 植物妈妈有办法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周 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认识“植、如”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得”,会写“如、已”等10个字,会写“如果、已经”等12个词语。 ②语言运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四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体会“乘着、挂住、睡上一觉、炸开”用词的准确。 ③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能力,能提出不懂的问题。 ④审美创造:让孩子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思政元素: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孩子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2.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四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体会“乘着、挂住、炸开”用词的准确。 难点: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能力,能提出不懂的问题。 3.教学准备: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 环节一:导入新课,课题学字 教师活动: 1.板书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指导学生读课题。 2.学习生字“植”。 3.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的植物,植物种子长大了,就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了。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怎样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 学生活动: 1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植”是形声字,“木”表义,“直”表声。 2.学生组词:植物、植树、绿植、移植。 活动意图:好奇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特点。抓住这一特点,以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入课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字词分组,认读理解 教师活动: 1.教师范读。强调字音 课件出示: 植 (zhí)物 如 (rú)果 旅 (lǚ)行 准备 (bèi) 纷 (fēn)纷 送给  底 (dǐ)下挺大 炸 (zhà)开 离 (lí)开钻出 粗 (cū)心 观察 得 (dé)不到 2.指名读,教读。 3.出示相关图片,联系生活了解词语的意思。 4.教师带读,指名读。 学生活动: 1.学生圈出生字,和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2.学生边读边看画面,理解词语的含义。 3.多种方式读词语 4.联系生活,利用声音和动作了解词语的意思。 活动意图:这一环节着重让学生变被动识字为主动识字,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我会认”的活动中,不仅可以共享识字的方法,而且可以享受成功的快 环节三:练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 1.请大家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遇到难读的生字、词语、句子,多读几次。 2.刚才的读书过程中,老师发现大家的读书姿势很端正,大多数同学已经将课文中的生字词圈画出来了,这是很好的学习习惯。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3.讨论交流: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学生活动: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朗读。(指导读好“旅行、植物”) 3.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4我们知道了4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活动意图:在教学中,多种形式地读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反复地朗读,既使学生学习了字词,了解了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不同方法,也让其在读中感悟到了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环节四:书写生字,归类指导 教师活动: 1.出示“如”,仔细观察。小结:汉字和同学们一样,讲究谦让。两个部件放在一起的时候,要给旁边的笔画腾出书写空间,于是,“女”的长横就变成了提。 2.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字“经、别、轻、胆、肚、识”。指导书写独体字“已”,与“更”进行辨析。 学生活动: 1.出示“女”字,观察比较“女”在作偏旁时的书写变化。指导书写女字旁。 2.学生练写“如”字,反馈评改,再练写2个。 活动意图: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感受童年快乐的生活和美好。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在书本上写本课生字。 巩固作业:熟读课文。 提升作业:说说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