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72702

1.2 海南鱼茶中乳酸菌的分离和计数实验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1-27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1次 大小:24230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海南,鱼茶,乳酸菌,分离,计数,实验
  • cover
海南鱼茶中乳酸菌的分离和计数实验教学设计 一、使用教材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第1章第二节第二课时。 二、实验器材 灭菌器材:高压蒸汽灭菌锅、酒精灯 分离乳酸菌用具:移液枪、涂布器、MRS培养基、试管、试管塞、试管架、锥形瓶、恒温培养箱 探究实验用具:PH测试笔、可密封玻璃瓶、烧杯、电子秤、无菌水、自制乳酸菌菌剂、鱼肉、熟米饭、生姜、蒜头 三、实验创新要点 (一)实验教学情境创新。以海南鱼茶为研究背景,达成实验教学目标的同时培育海南学生特色印记。 (二)实验操作方式创新。课前运用NOBOOK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组织学生学习稀释涂布平板法,减少微生物实验操作场所和实验器具的限制。 (三)实验数据统计方式创新:利用点数相机APP对培养的菌落计数,提高计数的速度和准确度。 (四)实验探究方案创新:以探究乳酸菌菌剂对鱼茶品质的影响为主题,先完善实验方案,再点评和修正方案,最后学生以分享课外探究活动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深化学生对设置对照组、重复实验等科学方法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五)课后作业创新:设计多样的课后作业制作鱼茶和进一步探究感兴趣的课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检验学生探究实验设计能力。 四、实验原理 鱼茶发酵主要利用天然的乳酸菌产生乳酸,降低PH。 MRS琼脂培养基可用于食品中乳酸菌的分离培养和计数。 五、实验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 大概念 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规模化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 重要概念 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是发酵工程的基础 次位概念 阐明在发酵工程中灭菌是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前提 阐明无菌技术是在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区域与无菌区域不被微生物污染的技术; 距离说明通过调整培养基的配方可有目的地培养某种微生物;概述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实验中进行微生物分离和纯化的常用方法; 概述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显微计数法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 学业质量水平要求 生命观念 具有物质和能量观,并能指导、 解决生产和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科学思维 能够从不同的生命现象中,基于事实和证据,运用归纳的方法概括出生 物学规律,并在某一给定情境中,运用生物学规律和原理,对可能的结 果或发展趋势作出预测或解释,并能够选择文字、图示或模型等方式进 行表达并阐明其内涵。 科学探究 能够熟练运用工具展开观察;针对特定情境提出可探究的生物学问题或 生物工程需求;基于给定的条件,设计并实施探究实验方案或工程学实 践方案;运用多种方法如实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在小组学习中能主动 合作,推进探究方案或工程实践的实施,并运用科学术语报告实验结果。 社会责任 能通过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通过分析课程标准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一)通过虚拟实验学习,能够初步掌握稀释涂布平板操作,尝试对鱼茶中的乳酸菌分离和计数。 (二)根据实验结果,能够运用模型与建模思维,构建鱼茶发酵过程中PH曲线。 (三)通过讨论分析,能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乳酸菌菌剂对鱼茶品质的影响。 六、实验教学内容 本节课围绕海南鱼茶中的乳酸菌分离和计数主题展开教学,在课前布置学生任务利用NOBOOK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学习稀释涂布平板法,同时带领兴趣小组做预实验,确定涂布平板的适宜浓度范围,将分离得到的菌种进行初步鉴定,制作乳酸菌菌剂,用来探究乳酸菌菌剂对海南鱼茶品质的影响实验。 课堂中创设情境了解鱼茶发酵的原理和影响品质的可能原因,思考如何从多种微生物中分离出优良的乳酸菌并计数呢?以此展开实验教学。比较和分析MRS培养基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选择培养基的概念。接着检验学生课前学习稀释涂布平板的情况,提醒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分组实验操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