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中 2025—2026 学年度第一学段高一年级学段考试试题 生物必修 I 一. 必做选择题(1—20 每小题 1 分,21—35 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细胞学说揭示了( ) A.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 C.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D. 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 2. 下列相关生物体生命系统层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国槐: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个体 B. 大熊猫: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C. 艾滋病病毒:原子→分子→细胞→个体 D. 大肠杆菌:细胞→组织→个体 3. 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了菠菜、洋葱、玉米的叶肉细胞,发现这些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于是得出了植物叶肉细胞都有叶绿体的结论。他得出这个结论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完全归纳法 B. 不完全归纳法 C. 构建模型法 D. 对比实验法 4. 下列元素中,构成有机物基本骨架的是( ) A. 氮 B. 氢 C. 氧 D. 碳 5. 下列物质中一定同时含有氮和磷元素的是( ) A. 纤维素 B. 核苷酸 C. 氨基酸 D. 脂肪酸 6. 水和无机盐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由水和结合水都能参与物质运输和化学反应 B. 同一植株,老叶细胞比幼叶细胞自由水含量高 C. 哺乳动物血液中K+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D. 点燃一粒小麦,燃尽后的灰烬是种子中的无机盐 7. 病毒不具备的特征是( ) A. 无细胞核 B. 遗传信息储存在 DNA 或 RNA 中 C. 线粒体是其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D. 能侵染并在宿主细胞内寄生 8. 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不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B. 人血糖低于正常时,肝糖原和肌糖原可分解产生葡萄糖及时补充 C. 糖类是细胞内重要的能源物质,不会用来组成细胞的结构 D. 相同质量的脂肪比糖原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能量多 9. 下列与人们饮食观念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脂质会使人发胖,不要摄入 B. 谷物不含糖类,糖尿病患者可放心食用 C. 食物含有基因,这些DNA片段可被消化分解 D. 肉类中的蛋白质经油炸、烧烤后,更益于健康 10. 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番茄果肉细胞,图1使用低倍镜,图2使用高倍镜。甲、乙、丙、丁、戊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要将图1转换为图2,四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 甲:转动粗准焦螺旋 乙:转动细准焦螺旋 丙:调节光圈 丁:转动转换器 戊:移动装片 A. 甲→乙→丙→丁 B. 丁→丙→乙 C. 戊→丁→丙→乙 D. 丁→戊→甲→丙 11. 下列物质与其基本组成单位,对应有误的是 A. 抗体———氨基酸 B. 糖原———葡萄糖 C RNA———核糖核苷酸 D. 脂肪———磷脂 12. 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无机盐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 B. 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都含有 DNA C. 水是细胞代谢的反应物或产物 D.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时,其特定功能会发生改变 13. β-淀粉样蛋白在脑实质细胞间隙的沉积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诱因,关于该蛋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 B. 具有肽键结构 C. 高温不影响其功能 D. 在细胞内合成 14. 清代袁枚《苔》有诗云:“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结合核酸知识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苔藓与牡丹细胞的遗传物质分别是DNA和RNA B. 苔藓与牡丹细胞内核酸的元素组成不同 C. 苔藓与牡丹细胞的遗传物质成分区别是碱基的种类不同 D. 苔藓DNA与牡丹DNA所含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15. DNA 分子的特异性是 DNA 指纹检测的最主要依据, DNA 特异性的根本原因是因为 DNA 分子具有特定的( ) A. 氨基酸排列顺序 B. 磷酸排列顺序 C. 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 D. 五碳糖排列顺序 16. 科学家在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一些名贵花卉时,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