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73565

2025--2026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龙泉育才学校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00次 大小:3358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2026,学期,答案,检测,期中,语文
  • cover
2025-2026学年龙泉育才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卷 语 文 (全卷四个大题,共24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1-3单元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根据要求完成1-4题。 晨雾朦胧的山脚下,年轻的探险者正____。他们背负行囊,目光炽(zhì)热如炬。领队的少年率先攀上陡峭的岩壁,粗砺的岩石在他的掌心划出细密的血痕。夜幕降临时,一行人围坐在篝火旁,火光映出他们疲惫不堪的面容,却无人闭目养神。他们在兴致盎(àng)然地讲述着自己所崇敬的探险前辈的故事。 崎岖的山路上,年轻而执拗(niù)的第一书记用双脚____了百坭村的沟沟坎坎,铆(mǎo)足了劲儿要为村里找到脱贫攻坚的突破口,用青春之光点燃这片大地上的希望。 井冈山的林海里,修直挺拔的毛竹,同当地醇朴的人民一样,在惊心动魄的斗争中,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将竹根深埋,只待春天到来,又一次____地生长,显露着无限的生机。 这些平凡的坚持,如同暗夜中的萤火,虽然不像烈日那般夺目,总用微弱的光辉织成人间温暖的底色。它们无声地诉说着:生命的绚丽,从不因平凡而____。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炽(zhì) B.盎(àng) C.拗(niù) D.铆(mǎo)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朦胧 B.陡峭 C.醇朴 D.惊心动魄 3.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整装待发 测量 漫山遍野 消退 B.蓄势待发 丈量 铺天盖地 褪色 C.蓄势待发 测量 铺天盖地 消退 D.整装待发 丈量 漫山遍野 褪色 4.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不像烈日那般夺目,就用微弱的光辉织成人间温暖的底色。 B.即使不像烈日那般夺目,总用微弱的光辉织成人间温暖的底色。 C.虽然不像烈日那般夺目,但却用微弱的光辉织成人间温暖的底色。 D.不像烈日那般夺目,还用微弱的光辉织成人间温暖的底色。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诚信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 ②只有坚守诚信,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 ③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都希望与诚信的人合作。 ④失去诚信,就会失去朋友,寸步难行。 ⑤因此,我们要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 A. ①③②④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③①②④⑤ D. ③②①④⑤ 6.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马致远羁旅天涯,目睹萧瑟的秋景,不禁发出“_____   __,_____   _____”(《天净沙·秋思》)的喟叹。 (2)《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      ,     。 (3)唐代诗人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也借“         ,_____  ___”来表达深深的思乡之情; 二、综合性学习(7~10题,共10分) (一)学习与探究(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步入新学段后,有部分家长反馈,孩子由小学升入初中,知识的难度和深度也在增大,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然而,一天的时间没有增多,要做的事情却翻了好几倍。有的孩子就开启了熬夜模式,第二天艰难地睁开双眼,爬起来去上学,因为课上犯困,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就会花上更多的时间来完成。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陷入“盲忙茫”的境地———盲目导致瞎忙,瞎忙导致迷茫。渐渐地,随之还会产生很多其他问题。 材料二 ①人与人之间的一大差异在于业余时间管理,学生时代的差异主要就在于如何管理好自主时间。当前青少年的时间管理能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