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74298

七上2《济南的冬天》知识清单 素材

日期:2025-11-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72次 大小:327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七上,济南的冬天,知识,清单,素材
  • cover
《济南的冬天》详细知识清单(七年级上册) 一、作者与创作背景 1. 作者档案 姓名: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身份:现代著名作家、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代表作: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散文《济南的冬天》《济南的秋天》等。 语言风格:质朴自然、生动形象,充满生活气息,擅长用口语化的文字描绘景物、抒发情感。 2. 创作背景 老舍曾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19301937年),长期生活让他对济南的山水、气候有着深厚的情感和细致的观察。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动荡时期,作者通过描绘济南冬天温晴、安适的美景,既表达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也寄托了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乱世中的读者提供了心灵的慰藉。 二、核心字词积累 1. 易读错字词(标注拼音与语境) 济南(jǐ nán):注意“济”读jǐ,不读jì。 镶(xiāng):文中指山尖被雪覆盖,像镶嵌的银边。 单单(dān dān):文中指“仅仅、只”的意思。 安适(ān shì):形容安静而舒适。 着落(zhuó luò):文中指事物有归宿、有依托。 慈善(cí shàn):文中形容冬天的阳光温和、仁慈。 髻(jì):指古代妇女梳的发髻,文中比喻小山的形状。 看护妇(kān hù fù):文中指像护士一样守护着济南的小山。 水藻(shuǐ zǎo):生长在水中的藻类植物。 贮蓄(zhù xù):文中指水储存、积聚的状态。 澄清(chéng qīng):文中指水清澈透明(注意不读dèng qīng)。 2. 易写错字词(对比纠错) 镶(“镶”左为“钅”,别误写为“氵”或“纟”) 髻(“髻”上为“吉”,别少写一横;下为“髟”,注意笔画顺序) 贮蓄(“贮”别误写为“储”,“蓄”上为“艹”,别漏写) 澄清(“澄”右为“登”,别误写为“凳”) 安适(“适”别误写为“恬”或“侍”) 3. 重点词语释义 温晴:温暖而晴朗,是济南冬天的核心特点。 安适:安静舒适,文中形容济南的环境让人安心。 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文中指济南的山山水水让冬天有了依托。 慈善:原指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文中形容阳光温和,让人感到亲切。 贮蓄:储存积聚,文中指水在冬天积聚起来,保持着生机。 澄清:清澈明净,文中形容济南的水干净透亮。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文中形容济南的天空洁净、明朗,给人清新的感觉。 三、文章结构与主旨 1. 结构脉络(总—分—总框架) (1)总起:点出济南冬天的核心特点(第1段) 核心句:“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作用:开篇对比北平的“寒”、伦敦的“暗”、热带的“烈”,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独特优势,奠定全文“赞美济南冬天”的情感基调,总领全文。 (2)分述:多角度描绘济南的冬景(第26段) 核心内容:从“山”和“水”两大角度,描绘四幅冬日图景: 1. 山景图一(第2段):总写济南的山———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突出济南“小摇篮”般的地理特点,解释了“温晴”的原因。 2. 山景图二(第3段):描绘薄雪覆盖的小山———雪后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突出山的秀气、美丽。 3. 山景图三(第4段):刻画城外的远山———像一幅小水墨画”,营造出淡雅、宁静的氛围。 4. 水景图(第56段):描写济南的水———水不结冰”“水藻真绿”“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突出水的温暖、清澈、灵动,体现“温晴”的特点。 (3)总结:抒发对济南冬天的热爱(第6段) 核心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作用:简洁有力地收束全文,与开篇“宝地”相呼应,直抒胸臆,强化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 核心主旨 文章通过对比烘托、细致描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