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月度作业检测 (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1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一)(本题6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第一单元的几则新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民解放军战士冲破重重险阻,气势锐不可当;瑞典化学家诺贝尔设立遗嘱把奖项和奖金 bān( ) 发给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年轻姑娘吕伟凌空一跃的瞬间,动作是如此潇洒,四面水花悄然不惊;航母舰载战斗机一着惊海天,为了这一着,使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默默奉献;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震耳欲聋,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 dùn( ) 形! 1.(2分)给文段中划双横线的字注音,在拼音后的括号处填入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Qiāo dān 颁 盾 B.Qiǎo dǎn 颁 遁 C.qiǎo dān 颁 遁 D.qiǎo dàn 班 遁 2.(2分)文段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锐不可当 B.悄然不惊 C.殚精竭虑 D.震耳欲聋 3.(2分)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修改意见: (二)(本题5分)语文活动课上,“新闻小主播”为同学们播报了一则新闻。请你根据相关内容,完成以下综合性学习任务。 据央视网报道,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立项,计划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21年2月10日成功实施火星捕获,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2月24日探测器进入停泊轨道开展环绕探测,搭载的高分辨率相机、中分辨率相机、矿物光谱仪等科学载荷陆续开机,获取科学数据,这为顺利着陆火星奠定了基础。 4.(2分)任务一: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5.(3分)任务二:中国太空家族的命名内藏玄机,例如火星探测器的名字“天问”取自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天问》,该作品表达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宇宙的追问和探索,这也是火星探测任务的意义所在。根据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从以下三个命名中选择其中两个,说说它们的妙处。 ①月球探测器“嫦娥”②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③中继通信卫星“鹊桥” (三)(本题7分)阅读是一首诗,一首无韵的诗。用心去阅读,真诚感悟,才能品出书本中知识。为了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学校开展“读书改变人生”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6.【任务一:展示读书笔记】小阳同学在班会上展示名著阅读笔记,请你将有关内容补充完整。(3分) 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所著《红星照耀中国》又名① ,书中写道:“他是个面容清瘦,看上去很像林肯式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他”指的人物是② 。书中又写道:“红军长征路上历尽千辛万苦,作者认为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七律·长征》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描写了两次战役,一次是‘巧渡金沙江’,另一次是③ 。” 7.【任务二:思辩名著阅读】学校布置八年级(10)班阅读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有的同学认为名著阅读花的时间长,且远离自己的生活,不如多刷题,提高学习成绩;有的同学则认为名著是中华经典,教我们铭历史,怀家国,严律己。请你就以上“名著阅读”的观点表达你的看法,写一段60字左右的文字。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4分) (四)(本题8分)8.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翻阅古典诗文,犹如走进美丽中国的画卷。中国的美是王维笔下描绘大漠落日的壮阔:(1) ,(2) (王维《使至塞上》);中国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