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第3课《百合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把握小说的情节,分析通讯员、新媳妇、“我”的形象特点及“我”的作用。(重点) 2.把握小说通过典型的细节描写等表现手法塑造人物的方法。(重点、难点) 3.理解“百合花”的象征意义,解读本文的主题,了解战争时期的人性美,体会革命战争年代特有的崇高情操。(难点) 二、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 百合花,花瓣洁白,香气清幽,常被用来象征纯洁与美好。但今天我们要读的课文《百合花》,却发生在炮火纷飞的解放战争年代 ——— 当洁白的百合花遇见硝烟弥漫的战场,会碰撞出怎样的故事? 大家不妨先猜想一下:这篇课文里可能有哪些角色?他们会经历怎样的遭遇?而这束象征美好的百合花,又会在残酷的战争中扮演什么角色?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走进茹志鹃笔下的《百合花》,看看在特殊的年代里,人性的光辉如何像百合花瓣一样悄然绽放。 【背景介绍】 作家简介 茹志娟,当代著名女作家,祖籍杭州。 1925年出生于上海一个贫民家庭,小时候进过孤儿院。 1942年在浙江武康县初中毕业。 1943年参加新四军,后在部队文工团当演员和创作干部。 1955年从部队转业,任上海《文艺月报》编辑。她在文工团时即已从事文学创作活动,写过一些获得好评的歌词,话剧。 1950年起,陆续在报刊上发表短篇小说和特写,后来结集出版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和《百合花》等短篇集。其中很多名篇曾被译成日、英、俄、越等国文字。 写作背景 《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的代表作。她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那时的同志关系”。 【整体感知】 字词积累 撂( liào ) 讷( nè ) 憨( hān ) 讪( shàn ) 寨( zhài ) 磕( kē ) 瞅( chǒu ) 拗( niù ) 虔( qián ) 髻(jì ) 忸怩( niǔní ) 张皇:恐慌,慌张 忸怩: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憨憨:傻气,难为情。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 讪讪:难为情的样子。 虔诚:恭敬有诚意。 内容概览 【文本探究】 1.这篇小说描写了哪些人物? 通讯员、新媳妇、我、乡干部、担架员、村妇女等。 2.对于通讯员和新媳妇这两个人物,最令大家喜欢和感动的一个人物是谁? 个性化回答,通讯员或者新媳妇都可。 3.通讯员和新媳妇怎样的形象特点让大家喜欢和感动呢?请分点概括。 (1)通讯员形象特点:羞涩腼腆、憨厚朴实、纯真善良、热爱生活、善解人意、关爱战友、勇敢无畏等。 (2)新媳妇的形象特点:美丽善良、害羞淳朴、纯洁高尚、友善热情、深明大义、有觉悟甘奉献等。 4.小说在塑造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特点时,主要的塑造方法是什么?文中是怎样运用这种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提示: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特点的方法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两大类,而其中的细节描写最为重要,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包括外貌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活动细节描写、表情变化细节描写、事物细节描写等。 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理解和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以下为参考答案(节选文中相关内容分析,其他分析合理有据亦可): 【原文】我实在没力气赶了,索性一个人在后面慢慢晃。不过,这一次还好,他没把我撂得太远,但也不让我走近,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我走快,他在前面大踏步向前;我走慢,他在前面就摇摇摆摆。 明确:这些句子语言朴实,寥寥几句写出了两人的行走动作和情形,属于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