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76780

第四章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学 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日期:2025-11-1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16515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四章,生物,必修,选择性,2019,科版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知识点一 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 1.在自然界中,凡是能提供人类生活和生产需要的物质和能量均可称为自然资源。风能和土壤分别属于自然资源中的(  ) A.不可枯竭资源、可更新自然资源 B.可枯竭资源、可更新自然资源 C.不可枯竭资源、非更新自然资源 D.可枯竭资源、非更新自然资源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条规定:“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法规遵循持续性原则 B.该法规没有遵循公平性原则 C.该法规要求我们合理使用自然资源 D.该法规的执行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下列最可能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相符的是(  ) A.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长量 B.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小于消费者的能量 C.农田通过作物输出的氮素多于补充的氮素 D.向农田施用的无机氮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 4.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 A.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B.围湖造田,增大耕地面积 C.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D.开荒辟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5.(2024·浙江丽水质量监控)白鳍豚等许多长江特有鱼类已宣布功能性灭绝(即数量非常少,自然情况下难以维持繁殖),为保护和恢复长江生物多样性,相关部门制定了10年内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的方案。下列关于长江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具有巨大的间接使用价值 B.长江的鱼类生物属于不可枯竭的自然资源 C.禁渔能使长江已灭绝的物种重新恢复数量 D.禁渔能提高各种生物的环境容纳量使鱼类数量快速上升 6.如图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对森林的两种开发模式Ⅰ、Ⅱ,其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完全砍伐后再种植的树通常具有一样的树龄和种类 B.选择性砍伐使森林变得更有层次和多样性 C.选择Ⅱ模式更有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D.进行大面积砍伐,让其自身恢复更有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点二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7.(2024·诸暨期末)近年来,我国绿色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不断升级提速,给人们带来更多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下列举措不利于改善环境的是(  ) A.进行垃圾分类 B.沿海兴建化工厂将污水排入海洋 C.大力植树造林 D.工厂废气经净化处理后排放 8.生态环境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雾霾天气的出现是污染物浓度过高,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所致 B.人口众多对我国的生态环境虽还未产生沉重的压力,但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 C.可持续发展观念是针对全球性生态环境等问题形成的新思维,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D.环境与发展之间矛盾的实质是人和环境的各个成分之间关系的失调,可持续发展要着眼全局,从系统的关系进行宏观调控 9.(2024·绍兴期末调测)可持续发展与我们每个公民的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关注并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活动,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素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提倡“绿色出行”等低碳生活方式,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B.垃圾分类投放,能显著降低对土壤、水体和空气造成的污染 C.大规模围湖造田,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有效措施 D.实施“定期休渔”,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10.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是“要保护山、水、林、田、草、湖等一切生态系统”,党的十八大指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请回答相关问题: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