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79482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三)化学试卷(图片版,含解析)

日期:2025-11-0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21055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湖南,图片,试卷,化学,学期,月考
    湖南师大附中2026届高三月考试卷(三) 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A 【解析】A.食用油在空气中被氧化而产生异味的原因主要与油脂中的不饱和基团有关,如碳碳双键等,与酯基无关。 2.D 【解析】A.CaO2中的阴离子为过氧根离子;B.该有机物的名称应为2-乙基丁醛;C.两个原子核应在对称平面上。 3.D 【解析】A.应确保所测醋酸和盐酸的浓度相等;B.CF2Cl2为极性分子,液流方向改变;C.该反应中乙醇挥发可能干扰实验结果,应用水除去后再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4.C 【解析】A.装置①没有排除挥发的溴蒸气造成的影响,且没有防倒吸装置;B.苯酚在水中为液态,无法通过过滤分离;D.Na的燃烧实验应在坩埚中进行。 5.B 【解析】A.产物应为Fe3O4;C.产物应为NaOH;D.正极反应应为2H2O+O2+4e-===4OH-。 6.A 【解析】A.双缩脲中的氮原子由于受到碳氧双键的影响,氮原子几乎无碱性。 7.D 【解析】W、X、Y、Z分别为C、N、O、S。A.SO2为极性分子;C.N的常见氢化物为氨和联氨,其中联氨的空间结构不为三角锥形。 8.C 【解析】C.a、c两个铜原子间的距离为x pm。 9.A 【解析】A.NaCl属于离子晶体,微粒间作用力为离子键,熔点高,而AlCl3属于分子晶体,相邻分子间只存在范德华力,熔点低,AlCl3熔点低于NaCl,是因为晶体类型不一样;C.石墨中每个C原子都有一个电子没有参与杂化,可导电;D.钾和钠原子结构不同,核外电子跃迁时能量变化不同,导致焰色不同。 10.C 【解析】C.冷凝管的主要作用是防止乙醇进入H2O2溶液中,导致最终剩余的H2O2的量偏少使测量结果不准确。 11.C 【解析】a电极为负极,b电极为正极,若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则[Cu(NH3)4]2+会通过离子交换膜进入电池右侧,无法实现热再生。 12.D 【解析】A.“浸取”过程中,Co(Ⅲ)与H2O2在酸性条件下反应产生O2;B.若用过量氨水代替NaOH,可能导致Cu(OH)2溶解;C.由流程顺序,可推出Ksp[Co(OH)2]>Ksp[Cu(OH)2]。 13.B 【解析】由图2可看出生成产物A对应的反应为活化能较低的反应,即反应Ⅰ ,所以产物A为CClPhCHCH3(g),产物B为CClPhCCH3H(g)。 14.B 【解析】A.由题干信息,N的稳定性更强可知,曲线②代表lg与-lg c(CN-)的关系,曲线①代表lg与-lg c(CN-)的关系,A正确;B.根据图中两条直线的斜率相同可知,配离子M和配离子N中的配位数相同,B错误;C.由于N的稳定性更强,所以99.99%的Co2+、Co3+分别转化为配离子时,前者溶液中CN-的平衡浓度更大,C正确;D.根据图像可知,反应Co3++M===Co2++N 的K约为107[可由-lg c(CN-)=0时,进行计算],能实现M向N的完全转化,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1) __三颈烧瓶(1分)__。 (2) __除去NO气体中混有的少量HNO3__。 (3) __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生成的NO被空气中的O2氧化为NO2__;__将装置内剩余的NO全部排入尾气处理装置中,以防污染环境__。 (4) _Ⅵ中水蒸气进入Ⅳ中,过氧化钙与水反应造成反应物损失;产物亚硝酸钙潮解,导致产品纯度降低__。 (5) __2NO+Cr2O+6H+===2NO+2Cr3++3H2O__。 (6)①__NH+NO===N2↑+2H2O__。 ②__1-%__ 【解析】用CaO2与NO制备亚硝酸钙,实验开始前先通氮气是为了排除装置内的空气,在装置Ⅰ中,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产生的气体中混有少量的HNO3、NO2,可用装置Ⅱ进行除杂,装置Ⅲ为干燥装置,一氧化氮与装置Ⅳ中的过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硝酸钙,装置Ⅴ为防止尾气处理装置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Ⅳ中,装置Ⅵ为尾气吸收装置。 (2)装置Ⅱ的作用是除去NO气体中混有的少量HNO3。 (3)向三颈烧瓶中加入稀硝酸之前,应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2,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生成的NO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