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80699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5-11-2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94566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0课,夏金元,金元,统治,课件,26张
  • cover
(课件网) 我们现在叙述中国的历史王朝时,常常开口就是“唐宋元明清”一以贯之,这样的表述,实际上并不能代表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中国。宋可以代表中国吗?跟宋并存的还有契丹建立的辽、女真建立的金和党项建立的西夏,他们都是切实的存在,却常常被忽略……… ———魏坚《不理解草原文明,就无法理解中国历史》 1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素养目标: 1.时空观念:通过识读辽夏金元政权形势图,了解辽夏金元政权的建立和发展。 2.从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角度探究辽夏金元的制度建设。 3.结合辽夏金元时期的民族关系,认识各民族在同一多民族国家建设中的作用。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两大时代特征: 由中原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到国家统一 和平局面为主导,民族交融加强 辽 四大少数民族政权: 西夏 金 三大对峙: 北宋和辽 北宋与西夏 南宋和金 元 十国(907—979) 辽(916—1125) 北宋(960—1127) 西夏(1038—1227) 金(1115—1234) 南宋(1127—1279) 元(1206—1271—1368) 五代 (907—960) 一条主线:少数民族封建化 辽夏金元的统治一、多民族政权并立———辽、西夏和金的统治1.1 辽的概况 政权 辽 时间 民族 建立者 都城 主要制度 灭亡于 916-1125 契丹族 耶律阿保机 上京 南北面官 金 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百官志一》 结合材料和教材第二段概括:辽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特点? 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 (契丹人和汉人担任) 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物 (契丹人担任) ①南北面官———蕃汉分制”制度 原因:各民族间的差异(经济、文化水平、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 特点:因俗而治,蕃汉分治 作用:缓和了民族矛盾,稳定了契丹的统治;促进了辽朝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加快了民族交融。 1.2 制度建设 皇帝和宫廷依然保持草原习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迁徙中的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四时捺钵主要地点时间活动内容春捺钵长春州鱼儿泺正月上旬捕鹅、钩鱼夏捺钵永安山炭山四月上旬—七月中旬避暑、议政、放鹰秋捺钵庆州伏虎林七月中旬入山射鹿冬捺钵永州广平淀十月以后避寒、议政、猎虎四时捺钵:流动的国家政治中心作用进行军事训练;笼络归属民族酋长。②四时“捺钵”制 西夏 ———党项 政权 西夏 时间 民族 建立者 都城 主要制度 灭亡于 2.1 西夏概况 1038-1227 党项族 元昊 兴庆府 模仿北宋 蒙古 2.2西夏的制度: (一套制度,两套称谓) 夏汉合璧文字 仿照中原统治制度,官分文武,由蕃、汉人担任;还设有限于蕃人才能充任的“专授蕃职”。基本用意在于既保持党项贵族在政府里的主导地位,又适应汉族地主建功立业的要求,从而实行有效率的统治。 金 ———女真 政权 金 时间 民族 建立者 都城 主要制度 灭亡于 3.1 金的概况 1115-1234 女真族 完颜阿骨打 中都 沿袭唐宋 猛安谋克 蒙古 材料一:金之初年……行兵则称猛安,谋克,以多寡以为号。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 ———《金史》卷44志第25《兵志》 材料二:(金世宗)又谓宰臣曰:“猛安谋克人户,……与汉人错居,每四五十户结为保聚,农作时令相助济,此亦劝相之道也。” ———《金史》卷46志第27《食货一》 思考:猛安谋克制有何特点?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特点:兵民合一,形成了军事、行政、生产三位一体的组织。 作用:从军事上来看,节约了财政开支,而且保证了较强的战斗力;猛安谋克与地域性的村寨结合起来,发展为地方政权的雏形,由地缘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