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上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三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主要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古诗词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参考注释、想象画面、联系生活经验、查阅资料了解背景、了解相关传统文化知识等等。 “词句段运用”编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项是抓住关键句把握一段话的主要观点,这是对单元语文要素的进一步巩固和落实,可以先回顾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的学习方法,再来把握这段话的主要观点,要求说清楚思路。第二项是生活语文运用,要求学生读懂公交站牌,根据任务情境解决问题。这个内容并不难,对于六年级的孩子,尤其是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来说。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关注传统文化中的“五”:五行、五谷、五音、五彩。其实还可以拓展五官、五脏、五味、五岳等。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感受先人的哲学思维,可以重点学习。学习不只是简单地背诵记忆,而是要站在文化的高度,去感受,去发现,更重要的是会运用。 教学目标 1.能够结合自己的古诗词学习经验,交流、梳理阅读古诗词的方法。 2.能够运用抓住关键句的方法,把握一段话的主要观点。 3.能够读懂公交站牌,合理选择出行线路。 4.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 抓住关键句的方法,把握一段话的主要观点。交流、梳理阅读古诗词的方法。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 交流平台 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词了。学习古诗词有哪些方法呢? 1.出示交流平台中小伙伴的对话,分别说说他们分享了什么学习古诗词的方法。交流,明确:(1)借助注释理解诗句中的字词;(2)想象画面体会诗句;(3)了解诗句中的传统文化。 2.除了这几位学习伙伴分享的,你还知道哪些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呢? 交流,补充,之后归纳梳理学习古诗词的基本方法: 参考注释 想象画面 查找资料,了解背景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了解传统文化知识 有感情地朗读、吟诵 …… 3.回顾学习本单元古诗时运用过的学习方法。 (1)《江南春》:想象画面、借助资料 (2)《书湖阴先生壁》:想象画面、了解典故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学习伙伴的对话提炼基础方法,引导学生补充拓展,再结合本单元《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回顾方法运用场景。既将学生零散的古诗学习经验系统梳理,又让方法与实例深度结合,帮助形成可迁移的古诗阅读策略,提升自主解读能力。 第二板块 词句段运用 (一)把握语段的主要观点 1.回顾单元语文要素: 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2.出示园地中的语段: 为了生活环境更舒适,人们在城市里种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这些树木花草是城市的“绿色卫士”,守护着城市的环境。人们把它们比作“城市之肺”,是十分形象和贴切的。因为这些“绿色卫士”,不仅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调节城市空气,而且能降低灰尘污染———叶子表面的绒毛和黏液能吸附飘尘,阻止灰尘微粒蔓延。 (1)读一读,说说这段话的每个语句讲了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抓住“为了”“因为”这两个关联词,明白第一句和第4、5句之间因果关系。 (2)再引导学生关注第2、3句,说说这两句话把树木花草比作了什么,为什么把它们比作“绿色卫士”和“城市之肺”。 (3)那么,你认为这段话能够表明作者观点的关键句是什么?(第2、3句能够表明作者的观点,因而是关键句。)根据这个关键句,你能概括提炼这段话的主要观点吗?(花草树木是城市的“绿色卫士”,是“城市之肺”。) (4)小结方法:你是怎样把握这个观点的?交流,明确: 先想想每句话主要讲什么 再想想语句之间有什么关系 最后确定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5)拓展练习。出示语段,运用前面的思考方法,提炼主要观点。 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