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83097

13 与朱元思书课件(共52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110865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八年级,语文,统编,学年,2025-2026,PPT
  • cover
(课件网) 《美丽的富春江》 古人说: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自然融为一体是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之美,赋予山水灵性、情感以至生命。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我们留下了独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让我们悉心体味、尽情观赏。 13 与朱元思书 第1课时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必备知识 走近作者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梁武帝天监初年为吴兴主簿,累迁奉朝请。后因私撰《齐春秋》,触犯梁武帝被免官。不久又奉诏撰《通史》,事未竟而卒。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时称“吴均体”。 今存诗歌140余首,多为友人赠答、赠别之作。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属于典型的齐梁风格,但语言明畅,用典贴切,无堆砌之弊。吴均善于以骈文写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三篇,俱以写景见长,文笔清丽,韵味隽永,是齐梁山水小品中的骈体佳作。 必备知识 创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信的一部分,最早见于初唐类书《艺文类聚》。《艺文类聚》在选辑作品时,往往根据不同类别的要求进行摘录。因此,现在我们所读到的《与朱元思书》,一般认为并非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信的全文,而仅是其中描绘富春江雄奇秀丽景致的一部分。这部分写景文字清新美丽,作为一篇独立的小品文,传诵至今。 必备知识 文学常识 骈文 骈文,也称“四六文”,起源于汉末,盛行于六朝,唐宋古文运动后渐衰。骈文有以下特点: (1)句式上,以四六句为主,讲究对仗,两两相对;(2)声韵上,讲究平仄,韵律和谐; (3)语言上,重视辞藻的华丽,多用典。 通假字 (1)蝉则千转不穷(“转”,同“啭”,鸟叫声,这里指蝉鸣) (2)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 古今异义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古义:表示约数。今义:允许) 蝉则千转不穷 [古义:止,息。今义:生活贫困, 缺少钱财(跟“富”相对)] 鸢飞戾天者 (古义:至、到达。今义:罪过;乖张) 一词多义 天下独绝(独一无二的,绝妙) 猿则百叫无绝(断绝) 负势竞上(向上) 横柯上蔽(在上面) 绝 上 词类活用 风烟俱净(净,形容词作动词,消散,散净) 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动词,向东或向西) 猛浪若奔(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负势竞上(竞,动词作状语,争着 ) 望峰息心(息,使动用法,使……平静,平息) 初读课文 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文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探究研读时解决。 1.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词。 2.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初读课文 疏通文意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皆,都 到 表示约数 独一无二的,绝妙的 1 共同的颜色 向东或向西(漂流)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译文:没有一丝风,烟雾都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随意向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上),奇山异水,天下独一无二。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 甚箭,猛浪若奔。 浅青色 急流的水 飞奔的马 2 “甚于箭”,意思是比箭还快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江水都是浅青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一望到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流水比箭还快,汹涌的巨浪就像飞奔的马。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 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