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91480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共17张PPT)

日期:2025-11-2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843513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4课,至清,中叶,经济,文化,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姑苏繁华图》局部 《姑苏繁华图》(题跋中称其为《盛世滋生图》)是清代宫廷画家徐扬创作的一幅纸本画作,描绘了苏州城郊百里的风景和街市的繁华景象。 徐扬:“钦惟我国家,治化昌明,超轶三代,幅员之广,生齿(人口)之繁,亘古未有。 臣幸遭逢之盛,图写太平,为盛世滋生图一卷,臣执艺所有事也。” 新课导入: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画中世界”,“画外之意”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 袁野 学习目标: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的重要变化;认识明清封建专制发展和世界形势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经 济 新发展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多种经营,经济作物品种繁多 引进高产作物,粮食总产量增加 农副产品大量流向市场 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 出现新的经营形式,使用雇佣劳动力 白银成为普遍货币 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 地域性商帮兴起 工商业市镇发展 学习任务一:阅读本课第一子目,找出明至清中叶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 农业文明发展的 巅峰 一、画中世界:社会经济中的发展与局限 情景1:渔樵上下、耕织纷纭 高产作物引进 变化: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农产品商品化提高 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 不变:就全社会来看,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主导地位。 且欲令寰宇之内,皆敦崇本业,—康熙 农业的多种经营方式兴起 一、“画中世界”:社会经济中的发展与局限 情景2 丝绵布帛、覆衣天下 材料一: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产,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 材料二: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蒋以化《西台漫纪》卷4 不变:就全国来看,传统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作坊仍然占比很大。 变化:新的经营方式出现(手工工场); 自由雇佣劳动力市场出现。 一、“画中世界”:社会经济中的发展与局限 情景3 商贾云屯、市廛鳞列 材料一:“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材料二: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安徽),江北则推山右(山西)。 ———《五杂俎》 材料三:16世纪,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明代白银货币化,白银不仅在社会流通领域成为货币,而且在国家财政体系中成为主要征收形态。 —摘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与全球大联系》 不变:就全国范围而言,重农抑商的政策仍在延续,海禁和闭关自守严重限制商业发展。 变化:长途贩运和大额贸易发展; 地域性商帮形成; 工商业市镇兴起; 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一、“画中世界”:社会经济中的发展与局限 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的深刻变化,将强劲的活力输入社会肌体,一股不安分守己而别开生面的新鲜文化潮流涌动于传统文化结构之中。 ———摘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二、“画外之意”:思想领域的变化 学习任务二:阅读课本第二子目,归纳明至清中叶思想领域的变化 人物 时代 王守仁 明朝 中期 李贽 明朝 后期 黄宗羲 明末 清初 顾炎武 明末 清初 王夫之 明末 清初 观点 致良知;知行合一;人人皆可为圣人 提倡个性自由;童心说;蔑视权威和教条;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工商皆本”;君臣共治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提出“众治”;倡导经世致用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思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