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92143

第四单元《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课件(共4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0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719035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四,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第四单元学习活动 教 学目标 1.了解逻辑的基本概念,如概念、命题、推理、论证等。 2.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逻辑概念和规律。 3.提高学生对逻辑思维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理性表达和科学论证的意识。 教 学过程 【导语设计】 逻辑思维不仅在学术研究中非常重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起着关键作用。逻辑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准确地分析问题,避免被误导。今天,我们将通过具体实例,学习逻辑的基本概念和规律,以及常见的逻辑谬误。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讨论问题时,对方的论证看似有理,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这种感觉可能是因为对方的论证中存在逻辑谬误。今天,我们来学习《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了解逻辑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学会识别和纠正逻辑谬误。 教 学过程 (二)【探究新知】 1、何为“逻辑” 辨析言语活动中“逻辑”一词的含义示例:下列话语中的“逻辑是指什么 生物界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逻辑。(指规律、事理。) 我很难相信平行宇宙那一套逻辑。(指道理、理论。) 他说的这番话完全不合逻辑。(指思维的规律。) 福尔摩斯精通逻辑。(指推理和论证的本领。) 逻辑是一门独立的学问,大家都要学一点。(指研究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研究推理和论证的科学--逻辑学。) 明确:在本单元中要学的逻辑是指思维的规律和推理、论证的本领 教 学过程 (二)【探究新知】 2、“逻辑”的作用 提高思维能力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语文解题能力 提高语文学习成绩 如:修改病句、补写、社科文阅读、作文等 教 学过程 (二)【探究新知】 3、“逻辑”研究的内容 概念: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命题:判断性语句。 推理:将一组命题结合起来的过程。 逻辑规律 教 学过程 (三)【文本研读】 1、掌握基本逻辑概念 逻辑的基本概念 概念: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命题:判断性语句。 推理:将一组命题结合起来的过程。 论证:用某些理由支持某一结论的思维方法。 逻辑谬误:具有一定迷惑性的逻辑错误,违反思维和表达的基本规范,如概念含义前后不一致、立场自相矛盾、理由站不住脚等。 教 学过程 (三)【文本研读】 1、掌握基本逻辑概念 概念:我们正在使用的这本书,叫“课本”,不叫“杂志”,不叫“小说”;这本书用的文字是“汉字”,而不是“英文”,也不是“日文”。这些“课本”“杂志”“小说”“汉字”“英文”“日文”等,从语言的角度来说,叫“词语”,而从逻辑角度看,它们就又都是一些“概念”。 教 学过程 (三)【文本研读】 1、掌握基本逻辑概念 外延: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根本属性所涉及的对象范围。每一个概念又都有它适用的范围。 比如“人”这个概念外延就涉及古今中外的一切人的范围,中国人、外国人、欧洲人、非洲人、现代人、古代人、大人、……;但不适用于猩猩、猴、猿人、类人猿、……。 粉笔的概念外延涉及红粉笔、绿粉笔、……。 生物的概念 内涵:自然界中有生命现象能生长繁殖的物体。 外延:动物、植物、微生物 教 学过程 (三)【文本研读】 1、掌握基本逻辑概念 “词语”的概念 内涵: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外延:实词、虚词、动词、名词、…… “车”的概念 内涵: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 工具。 外延:火车、汽车、马车、三轮车、板车…… “拖拉机”的概念 能拖能拉的机器叫拖拉机。 问题:没有揭示对象的本质属性,内涵太少,外延过宽。 教 学过程 (三)【文本研读】 1、掌握基本逻辑概念 内涵和外延的关系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当概念的内涵增多时,外延减少;内涵减少时,外延扩大。这种关系称为反变关系。 例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