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92297

第八单元 语言家园 学习活动一 丰富词语积累 习题课件(共70张PPT)

日期:2025-11-0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3496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八,积累,PPT,70张,课件,习题
  • cover
(课件网) 第八单元 语言家园 学习活动一 丰富词语积累 建议用时:3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0分) 网上有一个看似有趣,实则很严肃的讨论话题———我经历的语言‘通货膨胀’现象”, 向网友征集当今用语越来越夸张、描述经常大幅超出事实的例子。比如,今人把沉溺于 网购时兴奋不已,事后又懊悔不迭的经历叫作“剁手”,把奇巧怪诞的想象叫作“开脑洞”, 把①_____叫作“使出洪荒之力”,_____……人们正在鼓励并 放大语言的虚浮不实程度。 当今语言不断“贬值”如实反映了信息介入的微妙变化———相比传统媒体,互联网开 创了一个以速度和消费为重点的时代。信息严重过剩,关注度成了最有价值的资源,发布 者只有通过夸张的语言描述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该现象日趋常态化,形成了语言上的“内 卷”。 不过,这种虚火亢奋的表达方式,并没有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反而消解了许多事物 的严肃性,给人一种不负责任的放纵感。例如,“炸裂”“燃”这些极度夸张的形容词,除了用 来吸引人的注意力,对表达毫无增色作用。这些都是语言泡沫化消耗词义效力的例子。 语言的功能是让大众共享事实,而不是②_____,让信息内容成为语言的背景。 一旦人们习惯了语言表达中的“通胀”现象,那么当某个词语的新鲜感一过,该词语 就会立即失去意义。社会需要诞生更令人亢奋、更情绪化的新词来满足人们。如此③__ _____,最终将导致文化的枯萎。即使站在观众的角度,人也需要给自己的情绪留下 一定的空间,总是处于强烈的感官刺激下对自己毫无益处。只有当每个人都认识到这个 问题的严重性,才是改变现状的开始。 1.请在文中横线①②③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成语填空,解题方法见名师大招 册P114] 【答案】 竭尽所能/竭尽全力; 本末倒置; 循环往复(每处1分) 【解析】 第①处,逗号前后的句子是并列关系,结构相似,皆是“把……叫作……”,其中“叫 作”后面的词语是对前面“把”字后面内容的概括,据此可知,此处应填表示“使出所有气力” 意思的成语,如“竭尽所能”或“竭尽全力”。 第②处,横线前的“是……而不是……”是并列关系,“是”后的内容与“不是”后的内容 相反,据此可知,此处说的应是语言不能“让大众共享事实”,根据横线后的句子及前文内容 可知,语言本来是表达信息内容的,现在让信息内容成为语言的背景,可知是“本末倒置”了。 第③处,根据前文“当某个词语的新鲜感一过,该词语就会立即失去意义。社会需要诞 生更令人亢奋、更情绪化的新词”和后文“最终将导致文化的枯萎”,可以得到一个过程: 新词诞生→亢奋→新鲜感过去→失去意义→……→文化枯萎。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所 以可以填“循环往复”。 成语积累 竭尽所能:用尽全部力量。 竭尽全力:用尽全部的力量,形容做出最大努力。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 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地反复出现或进行。 2.“通货膨胀”本来用于货币,文中用以表现当今语言的“通胀”现象,因为两者有诸多相 似点,请简述语言“通货膨胀”的含义。(3分) 【答案】 语言的“通货膨胀”是指由于互联网时代信息严重过剩,语言发布者往往通过夸 张的语言描述来吸引更多读者,造成语言的泡沫化,使语言表达如同货币般贬值的现象。 (3分) 【解析】 回答这种题,要先回答该词本身的含义,再结合语境具体分析。货币上的“通货 膨胀”是指物价水准明显持续上涨,而币值跌落的现象。根据文中的“用语越来越夸张、 描述经常大幅超出事实”“放大语言的虚浮不实程度”“语言泡沫化消耗词义效力”等信息 可知,语言上的“通货膨胀”是指语言发布者通过夸张的语言描述来吸引更多读者,造成语 言的泡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