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94642

古诗词诵读《无衣》课件(共29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217849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词,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
  • cover
(课件网) 兼 爱 “醉卧杀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春望》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 选择性必修上 古/诗/词/诵/读/ 无 衣 古 诗 词 诵 读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加强诵读,把握诗歌内容; 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诗歌,理解诗歌感情;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手法,掌握赏析技巧; 文化传承与理解:拓展延伸,传承爱国精神。 目录 壹 字正腔圆诵诗文 贰 叁 肆 字斟句酌悟感情 探骊得珠赏技法 你言我语传精神 字正腔圆诵诗文 壹 壹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无 衣 《诗经·秦风》 节奏: 《无衣》是一首四言诗,诵读的节奏一般读成“二/二”节拍。 诵读诗歌 字音: 戟jǐ 裳chánɡ 疏通文意 译文:怎么能说没有衣服穿呢?与你同穿那长袍。周王出兵打仗,修整我那戈与矛,和你同仇敌忾。 原文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怎么 袍:长袍”。 王于兴师:于,句中助词,兴师,起兵,意思是周王出兵打仗。 成语积累: 同袍之谊:表达战友、兄弟、朋友间的情谊。 同仇敌忾:全体一致地抱着对敌人的仇恨和愤怒。 疏通文意 译文:怎么能说没有衣服穿呢?与你同穿那衬衣。周王出兵打仗,修整我那矛与戟,跟你共同行动。 原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泽:同“襗”,贴身穿的衣服。 偕作:共同行动。 疏通文意 译文: 怎么能说没有衣服穿呢?与你同穿那战裙。周王出兵打仗,修整我那铠甲与兵器,跟你共同奔赴战场。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裳:下衣,这里指战裙。 甲兵:铠甲与兵器。 偕行:一起前进。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骄奢淫逸,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失信于天下,犬戎乘虚而入,攻入国都,杀了周幽王,镐京劫难,周王朝土地大部沦陷,秦国靠近周王朝,与周王室休戚相关,勇武善战的秦地人民,纷纷响应秦襄王兴师御敌的号召,保家卫国,参军参战,《无衣》便是在此历史背景下所产生的秦地风谣。 春秋形势图 探寻背景 贰 字斟句酌悟感情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 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同泽 …… ……矛戟 …… 偕作 ……同裳 …… ……甲兵 ……偕行 内容 形象 主题 克服困难 团结互助 积极响应 齐心备战 同仇敌忾 慷慨赴敌 患难与共、救国图存、无所畏惧 的慷慨豪迈和爱国精神。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jǐ),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chánɡ)。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叁 探骊得珠赏技法 重章叠唱: (重章叠句)指文学作品中不同 段落的同一位置,相同或相近的 语句重复出现的一种表现手法。 1.“同袍”“同泽”“同裳”。 2.“戈矛”“矛戟”“甲兵”。 3.“同仇”“偕行”“偕作”。 战服 兵器 思想行动 层 层 递 进 三、请找出各章节的不同之处。 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蒹葭》 佚名〔先秦〕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重章叠句 二.重章叠句的艺术效果? 内容上: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