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95948

9.3《声声慢》课件(共18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0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517558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宋】李清照 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作为乱世词人,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时期 内容 代表作品 词风 南渡前 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多写自然风光 《如梦令》、《醉花阴》 清丽婉转 南渡后 多悲叹身世,表现为思夫、思乡、思国 《声声慢》 凄婉哀怨 词中线索 意象 你的感受 小组探秘,梳理意象 李清照“守着窗儿”,她通过这扇窗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梧桐更兼细雨 晚来风急 满地黄花堆积 雁过也 解密意象,体会情感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愁苦 凄凉 浓愁 淡酒 衬托 解密意象,体会情感 北雁南飞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思乡之愁 悼亡之悲 解密意象,体会情感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李清照《醉花阴》 “黄花”既是憔悴无人怜惜的菊花,也是作者自喻,比喻自己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 解密意象,体会情感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悲凉、孤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哀伤、愁丝 创作背景 《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后晚年作品。 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染病逝世,辗转南方逃亡避难中又丢失大量珍爱的文物、古籍。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境况凄凉,词人尝尽颠沛流离的苦痛,写下这首《声声慢》。 一切景语皆情语 咬文嚼字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换成“站”、“靠”? 守亡夫:与赵明诚的往事成空。 守故土:国破家亡,有家难回。 守自我:一个孤苦才女最后的尊严。 时间上的漫长、 姿态上的固执、 心境上的孤绝与坚守。 文化透视,悟窗之韵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窗”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不仅是一个物象,更是一个意蕴丰富的审美意象。它既可能是枷锁(困守),也可能是出口(眺望/寄托),体现了中国美学“以小见大、借景抒———的智慧。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宋】李清照《声声慢》 声声慢 李清照 合: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女: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男: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合: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男女合作朗读 理解性默写 ①《声声慢》中开头有七组叠词,看似平平淡淡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写愁,营造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乐效果,委婉细致地表达了词人在遭受深创剧痛后的愁苦之情。 这七组叠词是:“ , , 。” ②《声声慢》中写词人晚年愁苦心境的句子是“ , , ”,可见词人满心皆愁,酒入愁肠愁更愁。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 晚来风急 理解性默写 ③《声声慢》中“ , 、 ”捕述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了词人不能自抑的凄苦。 ④《声声慢》中“ , ”是说身世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悲等如何是一个愁字能包括得尽、概括得了的。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对比阅读,拓展愁情 活动四: 活动引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