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96576

第二十七章 相似 单元练习(含答案)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日期:2025-11-13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8257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二十七,相似,单元,练习,答案,人教
  • cover
第二十七章 相似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如图,小明在打网球时,要使球恰好能过网,而且落在离网5m的位置上,则球拍击球的高度h应为(  ) A.1.8m B.2.7m C.3.6m D.4.5m 2.某品牌汽车为了打造更加精美的外观.特将汽车倒车镜设计为整个车身黄金分割点的位置(如图),若车头与倒车镜的水平距离为1.58米,则该车车身总长约为(  )米. A.4.14 B.2.56 C.6.70 D.3.82 3.有五本形状为长方体的书放置在方形书架中,如图所示,其中四本竖放,第五本斜放,点G正好在书架边框上.每本书的厚度为5cm,高度为20cm,书架长为40cm,则FI的长(  ) A.5cm B. C. D.8cm 4.如图,在测量旗杆高度的数学活动中,小达同学在脚下放了一面镜子,然后向后退,直到他刚好在镜子中看到旗杆的顶部.若眼睛距离地面AB=1.5米,同时量得BC=2米,CD=10米,则旗杆高度DE为(  ) A.7.5米 B.米 C.7米 D.9.5米 5.如图是一个铁夹子的侧面示意图,点C是连接夹面的轴上一点,CD⊥OA于点D.这个侧面图是轴对称图形,直线OC是它的对称轴.若DA=15mm,DO=24mm,DC=10mm,则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为(  ) A.20mm B.30mm C.40mm D.50mm 6.如图,AC是凸透镜的主光轴,点O是光心,点F是焦点.蜡烛AB的像为CD,测量得到物距与像距之比为3:2,若像CD的长为6cm,则蜡烛AB的高为(  ) A.8cm B.9cm C.10cm D.12cm 7.小郑在做“小孔成像”实验时,蜡烛到挡板的距离与挡板到屏幕的距离之比是1:2,若烛焰AC的高是4cm,则实像DB的高是(  ) A.12cm B.8cm C.6cm D.5cm 8.小明测量旗杆AB高度,如图所示.他首先在旗杆的右边点E处放置了一平面镜,并测得BE=12米.然后小明沿着直线BE后退到点D处,眼睛恰好看到镜子里旗杆的顶端A,并测得ED=3米,眼睛到地面的距离CD=1.6米(此时∠AEB=∠CED),则旗杆AB的高为(  ) A.6.0米 B.6.2米 C.6.3米 D.6.4米 二.填空题(共7小题) 9.如图,铁道口的栏杆短臂长1米,长臂长16米,当短臂端点下降0.3米,长臂端点升高    米. 10.长垣自古有三善之地,君子之乡的美誉.借助如图的正方形习字格书写的汉字“善”端庄稳重、舒展美观.已知一条分割线的端点A,B分别在习字格的边MP,NQ上,且AB∥MN,“善”字的笔画“、”的位置在AB的黄金分割点C处,且,若MN=4cm,则BC的长为     cm(结果保留根号). 11.如图①,舂臼(chōngjiù)是利用了杠杆原理给谷物种子进行脱壳的一种传统工具,图②是该春臼的侧面简易示意图,点O是支点,点O距地面15cm,且AO:OB=4:1,在春臼使用过程中,若B端上升至距地面10cm处,则A端此时距地面     cm. 12.如图,在某小区内拐角处的一段道路上,有一儿童在C处玩耍,一辆汽车从被楼房遮挡的拐角另一侧的A处驶来(CM⊥DM,BD⊥DM,BC与DM相交于点O),已知OM=4米,CO=5米,DO=3米,AO米,则汽车从A处前行的距离AB=    米时,才能发现C处的儿童. 13.《周髀算经》中记载了“偃矩以望高”的方法.“矩”在古代指两条边呈直角的曲尺(即图中的ABC).“偃矩以望高”的意思是把“矩”仰立放,可测量物体的高度.如图,点A,B,Q在同一水平线上,∠ABC=∠AQP=90°,AP与BC相交于点D.测得AB=40cm,BD=20cm,AQ=7m,则树高PQ=    m. 14.检查视力时,规定人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应为5米.如图(1),现因房间两面墙的距离为3米,因此使用平面镜来解决房间小的问题.若使墙面镜子能呈现完整的视力表,如图(2),由平面镜成像原理,作出了光路图,其中视力表AB的上下边沿A上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M'的上下边沿反射后射入人眼C处.如果视力表的全长为0.8米,则镜长MM'=    米. 15.图1是装了液体的长方体容器(数据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