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97503

广东省金太阳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化学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0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6311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广东省,试题,化学,10月,学期,学年
  • cover
高一化学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a 40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明矾[化学式:]可用于净水,明矾属于 A. 盐 B. 混合物 C. 氧化物 D. 碱 2. 分散系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的分散系是浊液 B. 溶液的分散质是 C. 将适量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可生成胶体 D. 当光束通过稀盐酸时,会出现丁达尔效应 3.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里,若要使灯泡发光,可向装置M中加入 A. 干燥的NaOH固体 B. 稀硫酸 C 酒精溶液 D. 蒸馏水 4. 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5. 下列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将通入溶液中: B. 与稀盐酸反应: C. 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硝酸反应: D. 氢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 6. 下列各组离子可以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 B. 、、 C. 、、 D. 、、 7. 碳与浓硫酸在加热时发生反应:(浓)(未配平)。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碳元素被氧化 B. 还原剂和氧化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C. 浓硫酸发生氧化反应 D. 电子由碳原子转移至硫原子 8. 误食亚硝酸钠()会导致血红蛋白中的转化为而中毒,可服用维生素C解毒,该过程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中毒过程中作氧化剂 B. 解毒过程中维生素C表现出还原性 C. 解毒过程中得到电子 D. 的氧化性强于 9. 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选项 性质 用途 A CO具有还原性 CO可用于高炉炼铁 B 浓硫酸具有腐蚀性 浓硫酸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C 受热易分解 可作抗酸药 D 盐酸易挥发 盐酸可以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A. A B. B C. C D. D 10. 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钠的硬度很大 B. 可用干燥的沙土盖灭燃烧的钠 C. 的最外电子层上有1个电子 D. 钠的密度小于煤油 11. 已知氧化钠在氧气中加热可生成过氧化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 B. 过氧化钠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为 C. 该反应消耗分子和转移电子的个数比为 D. 氧化钠不能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12. 同学们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溶液和溶液的焰色试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蘸取溶液灼烧时,可观察到火焰呈黄色 B. 蘸取溶液灼烧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 C. 该方法可用来鉴别溶液和溶液 D. 蘸取溶液完成实验后,可直接蘸取溶液进行后续实验 13. 将少量氯气通入溶液中,可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于水时,伴随着放热现象 B. 该反应中,只作还原剂 C. 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 D. 相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小于 14. 自然界中的一种碳循环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光合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 不是电解质,所以的水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 吸收过程中,海水吸收后的溶液呈碱性 D. 钙化过程中会发生反应: 15. 为了探究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三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编号 1 2 3 操作 现象 无明显现象 生成白色沉淀 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A. 通过实验1可知,的水溶液一定呈中性 B. 实验2中的反应结束后,试管中的溶液里只含有和 C. 实验3中生成的气体经干燥后,在加热时可将CuO还原为Cu D. 向实验3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小块铜片,铜片溶解 16. 一定条件下,与一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