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中学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山梨酸是国际粮农组织和卫生组织推荐的高效安全的防腐保鲜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烟草、农药、化妆品等行业,它是一种无色针状晶体或白色粉末,它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H==CH—COOH。下列关于山梨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只要食品中添加的山梨酸符合国家要求,那么该食品就可以放心食用 B. 该分子最多有14个原子共面 C. 1 mol山梨酸和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能生成1 mol二氧化碳气体 D. 山梨酸的分子式为C6H8O2,与乙酸互为同系物 【答案】D 【解析】山梨酸为高效安全的防腐保鲜剂,在规定的食用量之内,可放心食用,A正确;CH3—CH==CH—CH==CH—COOH中的甲基为四面体结构,碳碳双键为平面结构,羧基为平面结构,单键可以旋转,因此该分子最多有14个原子共面,B正确;CH3—CH==CH—CH==CH—COOH中含有羧基,具有酸性,1 mol山梨酸和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能生成1 mol二氧化碳气体,C正确;山梨酸的分子式为C6H8O2,与乙酸的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D错误。 2.一种利用废铜渣(主要成分CuO,及少量、等杂质)制备超细铜粉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酸浸”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B. 若向“沉铁”后所得滤液中加入乙醇,析出的深蓝色晶体为 C. “沉铜”发生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D. “转化”后所得滤液中含有的主要阳离子:、、 【答案】D 【解析】废铜渣(主要成分CuO,及少量、等杂质) “酸浸”时CuO、少量与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铁,SiO2不溶于H2SO4,所以滤渣的成分是SiO2,滤液中加过量氨水沉铁除去Fe3+,铜离子转化为,所得滤液通二氧化硫沉铜,过滤出产生的CuNH4SO3沉淀,加稀硫酸转化,+1价铜发生歧化反应,得到铜离子、和Cu。 A. 据分析,“酸浸”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为SiO2,A错误; 若向“沉铁”后所得滤液中加入乙醇,析出的深蓝色晶体为,B错误; “沉铜”时含有和过量氨水的混合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生成CuNH4SO3沉淀,铜元素化合价降低,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为复分解反应,C错误;转化时,CuNH4SO3在稀硫酸中发生歧化反应,得到铜离子、和Cu,结合元素守恒可知, “转化”后所得滤液中含有的主要阳离子:、、,D正确;答案选D。 3.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 【答案】B 【解析】该装置中缺少环形玻璃棒,故A项错误;酸性高锰酸钾具有氧化性,若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项正确;制备氨气是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反应,不能直接加热氯化铵,故C项错误;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其pH值,应用pH计测定新制氯水的pH值,故D项错误。 4.100 ℃时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少量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此时水的离子积Kw=1.0×10-12 B.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0×10-10 mol·L-1 C. c(H+)<c(SO) D. 水的电离程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答案】C 【解析】根据100 ℃时,蒸馏水的pH=6得出水的离子积Kw=1.0×10-12,A正确,不符合题意;测得溶液的pH=2,c(H+)=1.0×10-2 mol·L-1,则c(OH-)=1.0×10-10 mol·L-1,溶液中的OH-就是水电离出的OH-,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等于水电离出的OH-,因此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0×10-10 mol·L-1,B正确,不符合题意;加入少量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2,此时氢离子来自水和硫酸氢钠,因此c(H+)>c(SO),C错误,符合题意;水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水的电离程度增大,D正确,不符合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