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四单元 逻辑的力量 古诗词诵读 题型觉醒 名篇名句默写 建议用时:6分钟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24分) (1) 朱熹评价《诗经·秦风·无衣》体现了秦人“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的气魄, 诗中描绘士兵们愤慨地修理武器,起来共同行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 (2) 后世多将军队中的同事称为“袍泽”,这个词源自《诗经·秦风·无衣》中的“_____ _____”和“_____”两句。 (3)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_____,_____”两句,运用 “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书信不能传达,暗含相思之苦。 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 与子同袍 与子同泽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4) 小明离开家乡,到异国他乡求学,每逢佳节思乡之情频生,想到与家乡相距遥远, 更觉孤寂。《春江花月夜》中的“_____,_____”两句,用广阔 的大海和一轮斜月营造出了这种惝恍迷离的意境。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5) 在《春江花月夜》中,写游子和思妇通过互相望月来表达思念之情,和李白《闻 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句子是“_____,_____”。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6) 遥对明月,李太白岂能无酒?《将进酒》中有“_____”的名句,酒与 月皆不可辜负。同样遥对明月,张若虚生发哲思,《春江花月夜》中有“_____ ___”的名句,以人赏月来叹问人类源起。 莫使金樽空对月 江畔何人初见月 (7) 同学小明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认为自己没有出路,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如果你 是他的同桌,将会用《将进酒》中的“_____,_____”两句鼓励 他充满信心。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8) 曹植才高八斗,却备受猜忌,有志难展,后世文人常借他的遭遇抒发自己的感慨, 如李白《将进酒》中的“_____,_____”。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9) 古人常在诗词中借黑发变白的现象,表达对时光易逝、人世沧桑的感慨,李白 《将进酒》中的“_____,_____”是这样,苏轼《江城 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的“尘满面,鬓如霜”也是这样。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10)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的“_____”一句写词人与妻子 相见却不相识的悲痛;“_____”一句则通过对写的手法形象地表达出词人思 念妻子的伤痛欲绝之情。 纵使相逢应不识 料得年年肠断处 (11)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的“_____,_____”两句,写 尽夫妻二人泪眼相视,万千思绪却无语,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效。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12) 古诗词中常出现“梦”,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_____”一 句,写游子思归;而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则以一句“_____ _____”,写词人梦回故乡。 昨夜闲潭梦落花 夜来幽梦忽还乡 题型觉醒 古代诗歌阅读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 (2025福建泉州期中)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2—3题。(9分) 无衣 《诗经·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 ,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 ①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此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②凤阙:汉代宫阙名。 2.下面对这两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B A.《无衣》每章首句都提问:“岂曰无衣?”然后分别以“同袍”“同泽”“同裳”回答,表达 了士卒之间患难与共、互助友爱的情谊。 B.《无衣》侧重描写出征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