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02402

第四单元 逻辑的力量-单元觉醒小卷 习题课件(共78张PPT)

日期:2025-11-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5838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单元,第四,逻辑,力量,觉醒,小卷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四单元 觉醒小卷 满分:150分 建议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2025黑龙江大庆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学经典之所以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和永恒的生命力,与其传播途径密切相关。 一部作品无论多么精良,如果缺乏有效的传播途径,则很难成为经典。在影视传播尚未 出现的年代,文学作品主要是以口头传播、文字传播、表演传播等形式得以经典化。自 从影视产生之后,由于影视受众更广,使得文学经典中的精神文化能够更为有效地传播, 更为深入人心。 经典影视改编如同经典文学翻译,从翻译学视角审视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审视文 字文本向影像文本的转换,所要关注的也是类似于翻译学话语体系中的源语文本和译入 语文本。英国著名诗人菲兹杰拉德文学翻译策略中的“异化翻译”“归化翻译”以及“创造 性翻译”,值得我们在探讨经典改编这一话题时作为重要的参照。 借用“异化翻译”所形成的改编策略是“异化改编”,即在改编过程中充分尊重“源语 文本”,尊重文学经典原著的风格特质和情节结构。不过,作为文字文本的文学经典毕 竟不同于作为视觉文本的影视作品,影视改编者必须尽可能准确地反映源语文本的美学 效果、主题思想、人物性格等信息,在此基础上作必要的改动或缩减,以适应新的媒介 形式的需要。 借用“归化翻译”所形成的改编策略是“归化改编”,即在改编过程中充分尊重“译入 语”观众的欣赏需求,尊重影视观众的观赏习惯。由于受到影片放映时长以及媒介形式 的限制,很少有导演能将文学经典中的所有内容都拍入电影。因此,改编的过程,就是 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尤其是对待那些篇幅浩繁的文学经典,必须作必要的情节删减或 压缩,以适应新的媒介受众的需求。 借用“创造性翻译”所形成的改编策略是“创造性改编”,即在改编过程中穿插一些原 著中没有的场景,甚至编造新的角色或创造原著中根本没有的次要情节。考虑到影视改 编这一文本转换的独特性质,“创造性翻译”常常是一种理想的策略选择。更何况,对文 学经典所进行的影视改编中还需要加入声音和音乐的要素。 文学作品和电影毕竟属于不同的艺术范畴,如果一部影片不进行任何取舍,完全模 拟文学经典中所提供的情节,那么,这样的“译本”充其量不过是“硬译”或“死译”。翻译 常常被视为“再创作”,从一种语言文字形式向另一种语言文字形式的转换被认为是一种 “再创作”,那么,从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朝另一种表现形式的转换无疑更是一种艺术的 “再创作”。但无论何种“再创作”,都必须受到“原文”的制约,影视改编也不例外,理应 将源语文学经典中所揭示的道德、心理和思想内涵通过新的视觉传播方式尽可能准确地 传达给电影观众。 (摘编自吴笛《文学经典的影视“翻译”》) 材料二: 多年来,网络文学的影视化改编一直引领行业潮流,以2020年为例,全年由网络小 说改编的影视剧多达140部,热度最高的网剧中,网络文学改编的比例达到了60%。玄 幻、仙侠、穿越、宫斗、权谋、甜宠等各种类型的剧集轮番上演,网络文学改编剧在充 分享受“流量快餐”带来的红利的同时,也陷入了故事同质化、人物模式化和过度商业化、 娱乐化的怪圈。大量悬浮于现实生活之上的影视剧,加剧了观众的审美疲劳,出圈越来 越难。由严肃文学改编而来的现实题材的影视作品,聚焦百姓家长里短,讲述精彩复杂 的世俗人情,以对时代风貌的描绘和对社会民生的关注获得了观众的认同。严肃文学受 到青睐,是影视行业从流量经济向品质追求转型的一个风向标。 但要将严肃文学成功改编为影视作品,并非易事。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