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03286

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0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6次 大小:6189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第二,教学设计,统编,高中,语文
  • cover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激情。 2.知识传授,阅读与分析文本,了解人物通讯、新闻评论的特点,抓住典型事件、理解事实与观点的关系、把握新闻的报道立场、掌握新闻评论的行文逻辑。 3.设计多个展示的主题,开展多次展示活动,使学生调查的结果得以发布,使学生们都能够更多地了解劳动的价值,热爱劳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单元主题 锐意进取 劳动光荣 1.单元内容 本单元属于必修课程“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 《课程标准》:“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包括实用性文本的独立阅读与理解,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交流。通过本任务群的学习,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提高阅读与表达交流的水平,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其中第四课的三篇通讯,属于实用性文本,第五课为论述类文本,第六课为诗歌,共同构成必修上教材中第一个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 本单元人文主题为“劳动光荣”, 选入了三篇分别叙写袁隆平、张秉贵、钟杨事迹的人物通讯,一篇关于“工匠精神”的新闻评论,以及两首关于乡村劳作的古诗。“劳动光荣”的素养目标为 “认识劳动的伟大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传承与发展劳动精神” ,深入体会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的思想。所以,引导学生认识“劳动改造世界,劳动创造文明”这一真理,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美德,培养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树立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勇于创造的劳动观念是本单元的教育目标。 本单元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要求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从文体要求上来说需要把握新闻的特点,如分析通讯的报道角度,理解事实与观点的关系,抓住典型事件,辨析和把握新闻的报道立场,提升媒介素养等;学会写作人物通讯与新闻评论以及与之相关的新闻传媒类文体;提升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表达交流的能力。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要求上来说,侧重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思维品质提升。 2.单元学情 (1)新教材改变过去教学中常见的以知识传授或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的思路,依据课标精神,以学习任务为中心,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灵活设计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在个性化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升语文素养。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包括实用性文本的独立阅读与理解,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交流。通过学习,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提高阅读与表达交流的水平,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2)本单元作品,或报道优秀劳动者的杰出事迹,或倡导践行工匠精神,或歌咏劳动的美好与欢乐,从不同的角度彰显劳动的伟大意义,体现劳动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3)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接触过一些新闻类文本,能够通过文本的叙述把握客观情况,但是对于作者报道的角度,方法,缺乏深入分析。 3、单元目标 (1)概括人物的主要事迹,关注社会中的劳动者,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2)阅读与分析文本,了解人物通讯、新闻评论的特点,抓住典型事件、理解事实与观点的关系、把握新闻的报道立场、掌握新闻评论的行文逻辑。 (3)关注社会事件,了解新闻短评的特点,学会新闻短评写作。 (4)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提高新闻传媒类表达与交流水平。 4、评价任务 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在阅读方面侧重于实用性文本(通讯和新闻评论)的阅读与理解。在表达交流方面侧重于培养实用性表达与交流能力,如在专题研讨中表达观点,阐述理由,以及培养叙事能力。 具体地说,本单元的“单元学习任务”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