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08402

6《芣苢》《插秧歌》课件(共39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0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204710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 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 ———李大钊 在生命所有的季节耕种中,喜悦存在于劳动的过程中。 ———毕淑敏 ———回响在历史中的劳动之歌 读准字音。 芣苢 掇 捋 袺 襭 鍪 胛 莳 匝 译准字义。 采采芣苢 薄言掇之 兜鍪 唤渠朝餐歇半霎 fú yǐ duō luō jié xié móu jiǎ shì zā 茂盛的样子 拾取,摘取 古代打仗战士所戴的头盔。 他 解题 芣苢:芣苢就是车前草,一种草本植物,今天的中医认为它有药用价值,在《诗经》时代只是当做野菜。 《芣苢》 ●《诗经》是 。 ●共收入从 约五百余年的诗歌, 篇。 故又称 。汉以前称 ,被汉儒奉为儒家 经典,乃称“诗经”。 ●《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 的源头。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三百” 现实主义文学 305 西周初年春秋中叶 “诗” “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 【文学常识】 风 即民间歌谣 ,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也称“十五国风”,有160篇,“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 (十五国风:周南、召南、邶〔bèi〕、鄘〔yōng〕、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huì〕、曹、豳〔bīn)) 雅 是宫廷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为《小雅》(74篇)和《大雅》(31篇),共105篇。“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多半是士大夫的作品。 颂 是祭祀乐歌,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和《商颂》(5篇),大多是宗庙用于祭祀时颂神或颂祖先的乐歌。 根据音乐和表现内容,《诗经》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 ● ● 【文学常识】 赋 直接铺叙陈述排比 比 “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 兴 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物作铺垫,往往用于开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即起兴。 《诗经》按表现手法可分为赋、比、兴三类。 ●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 如《硕人》用“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形容美人的身体部位。 ● 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 【文学常识】 西周取代殷商,政治、经济制度发生巨大变革,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作为文学代表的《诗经》的出现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 “周南”指周王城以南的地方,也就是西周王城镐京及东周王城洛邑以南,直至江汉流域和淮河流域等地。该地的歌谣中正平和,历来被认为是“正风”的典范,故作为《诗经》的首章。《芣苢》是周代人们采集野生植物车前草时所唱的歌谣。 【写作背景】 芣苢 《诗经·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名家翻译: 车前子呀,采呀采,快点儿把它采些来。 车前子呀,采呀采,快点儿把它采起来。 ———余冠英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得来。 ———骆玉明 课本翻译: 采采:茂盛的样子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动词 小篆 意思 不同 采 有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从爪从木,捋取也。 采摘。 从又(手)持肉,手中有物。 取得,获得。 采是动作,而有是结果。从采到有,就对采集这个过程有了一般性描绘。 1.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人们呼朋引伴,一起去采芣苢。前两句表现出发时兴致盎然的样子,后两句则流露出将要采到芣苢时的喜悦心情。“采”“有”,是对采集的一般性描述。 车前子呀,采呀采,一颗一颗拾起来。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