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干谒诗赏析 含义 类型 手法和主旨 干谒诗 干谒 就是有求于人,特别向达官贵人、在上位者进行请求,使他们关照自己,以为自己延揽声誉等等这样一些活动。 干谒诗 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一些文人为了求得进身的机会,往往十分含蓄地写一些干谒诗,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抱负,以求引荐。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朱庆余《闺意献张水部》、孟郊《古意赠梁肃补阙》、《上包祭酒》、《献汉南樊尚书》、《赠苏州韦郎中使君》等。 标题:常带有“赠”、“献”、“上”、“寄”、“呈”、“送”等字 一、唐代文人干谒的类型 1.求取科举登第的干谒诗 (1)求取常科进士出身的干谒诗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2)求取制科入仕的干谒诗 制科是由天子下制诏举选的一种考试形式,由于考试科目、考试时间的不定性,制科则可以说是“特科”。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746) 《赠比部萧郎中十兄》(747)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赠韦左丞丈》、《奉寄河南韦尹丈人》(748) 《赠翰林张四学士》(750) 2、围绕铨选、调迁的干谒诗 唐代是一个将“举士”和“选官”严格区分开来的朝代,举士与选官分属不同机构,各自运行自己的一套机制和程序。举士由尚书省的礼部负责,选官由吏部负责。 士子经礼部试及第,成为进士,仅取得做官资格;至於正式授官,须再经吏部释褐试,中者授以官职,不及格者须过三年再试.释褐试的标准有四:即身,言,书,判. 杜甫《三大礼赋》、《敬赠郑谏议十韵》、《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敬赠郑谏议十韵》 3、请求入幕的干谒诗 唐代那些出身卑微的文学大家如骆宾王、王勃、陈子昂、王维、李白、高适、杜甫、岑参、孟郊、权德舆、韩愈、黄埔湜、李商隐、杜牧、温庭筠、韩偓都有入幕经历。 李白《赠何七判官昌浩》《赠韦秘书子春二首》 杜甫《赠田九判官》《寄高三十五书记》 卢纶《送颜推官游银夏谒韩大夫》 李益《献刘济》 4、求取荐举入仕的干谒诗 唐代在实行科举取士的同时,并没有、也不可能完全废止传统的荐举选官的方式,不仅表现在科举中荐举依然发挥着的巨大作用,而且,朝廷还可以直接征录人才。也就是说,士子可以不参加任何科举考试,直接经过荐举而入仕。 李白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走笔赠独孤驸马》、《赠从兄襄阳少府皓》、《赠徐安宜》、《赠任城卢主簿》、《赠范金乡二首》、《赠瑕丘王少府》、《赠薛校书》、《赠何七判官昌浩》等等。 二、唐代干谒诗的风格类型 1、温婉含蓄 《闺意献张水部》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庆馀》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二、唐代干谒诗的风格类型 2、真诚肯切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二、唐代干谒诗的风格类型 3、自负豪迈 《上李邕》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也。” ——— 《论语·子罕》 二、唐代干谒诗的风格类型 4、不卑不亢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杜甫 纨袴不饿死, 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 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 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