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濠城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核 心素养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5小题,共 45分。 1.“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让人感受到冬日里的酒香和朋友的情谊。下 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蒸煮大米 B. 米酒酿制 C. 天空下雪 D. 火炉烧炭 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 液态空气 B. 二氧化锰 C. 五氧化二磷 D. 二氧化碳 3.实验室进行加热操作时应选择合适的工具,避免直接触碰。进行该操作时,为防止热烫应张贴的图标是 ( ) A. B. C. D. 4.研发了多种用于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基础的科学家是( ) A. 张青莲 B. 徐寿 C. 闵恩泽 D. 拉瓦锡 5.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取用试剂 B. 检查气密性 C. 加热液体 D. 称量固体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石蜡浮于水面上,其密度比水小 B.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D. 蜡烛燃烧时发光、放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第 1 页,共 11 页 7.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水 B. 氯化钠 C. 铜片 D. 干冰 8.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人智慧的结晶,指导着农耕和生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雨水:早春时节,细雨蒙蒙。降雨过程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B. 清明:百花齐放,香味扑鼻,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大暑:烈日炎炎,暑气蒸腾,说明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加快 D. 寒露:露水凝结,白霜渐生,此过程中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减小 9.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硒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79,质子数为34,则 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 113 B. 79 C. 45 D. 34 10.在《哪吒2:魔童闹海》里,无量仙翁使用天元鼎炼制仙丹,经古人记载炼丹时是将红色的氧化汞 ( )粉末放入丹炉中加热,此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B.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C.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D. 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11.氯酸钾是一种在日光照射下易发生爆炸的白色晶体,它也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原理为:氯酸 二氧化锰 钾 → 氯化钾+氧气。下列关于氯酸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加热 A. 氯酸钾应避光通风保存 B. 存放氯酸钾的柜子应张贴如图标志 C. 实验室制取氧气后的产物是纯净物 D.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12.下列利用物质的性质鉴别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第 2 页,共 11 页 A. 酱油和醋———闻气味,利用物理性质 B. 二氧化锰和高锰酸钾———观察颜色,利用物理性质 C. 酒精和水———取样点燃,利用化学性质 D. 二氧化碳和氮———用燃着的小木条,利用化学性质 13.下列表示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 A. B. C. D. 14.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下列有关现象和结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和④中浓氨水变红 B. ③中酚酞溶液变红②中酚酞溶液不变红 C. ①中无明显现象,④中迅速变红 D.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1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在盛有一定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 在盛有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 第 3 页,共 11 页 C. 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D.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至质量不再减轻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小题,共 8分。 16.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化学符号:硫元素_____、铝元素_____、镁离子_____。 (2)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①筷子发明于中国,是华夏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生活中常用“筷子”搅动食物,筷子的这种作用与化学 实验中的_____(填仪器名称)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