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20008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日期:2025-11-0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1551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重庆市,期中,答案,试题,语文,考试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6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1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墨子是春秋时期诸子百家中唯一的平民思想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思想在春秋时期盛极一时,韩非子在《韩非子·显学》中有言:“世之显学,儒、墨也。”汉代以后,墨子思想由于有鲜明的平民性,与统治阶级的主张相对立,受到历代统治者打压,长期衰落。晚清时,新旧思想冲突碰撞,国人重新认识到墨学的价值,于是纷纷主张“墨学救国”。马列主义传入中国后,很多人都将墨学与马列主义融通,并且躬身践行。陈独秀认为:“假若墨子不绝,汉以来的历史绝不会如此。”时至今日,我国的内政外交依然有浓厚的墨学色彩。墨子思想遗世独立,探讨其思想渊源,对于把握其思想实质与精华具有重要意义。 《墨子·兼爱》记述:“墨子之所谓兼者,于禹求焉。”可见墨子“兼”的思想取法于大禹。《墨子·尚贤》记述:“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墨家中的首领称钜子,新一代钜子由上一代钜子选拔贤能者担任,钜子的选拔与任命沿袭了尧、舜、禹的禅让制,间接说明墨子思想源于夏文化。墨子思想是墨子对历史实践的深入思考、总结。 《淮南子·要略》记载,墨子原为儒门弟子,熟读《诗》《书》等儒家经典且造诣深厚,但因孔子出身贵族,与孔子分属两个对立阶级,终因阶级立场的不同,走向孔子对立面,进而批判儒学思想。墨子在对儒学深刻地理解与把握的基础上,从平民的角度对儒学提出了理性且激烈的批评。孔子追求“仁爱”,墨子追求“兼爱”。孔子的“仁爱”是有差等的爱,墨子的“兼爱”是无差等的爱。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墨子讲求社会效率。孔子认为应该尽力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礼法的要求,从而达到“仁”的境界;墨子认为儒家的繁礼不利于社会发展。孔子“天命”观建立在尊尊亲亲的基础上,认为人应该知天命,顺天命;墨子则站在百姓立场,认为君王应选贤任能,农民和手工业者也可以得到高官厚禄。……墨子的诸多思想是在对儒学的批判中形成的。 墨子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其夯实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墨子的“兼爱”“非攻”“节用”“非命”等重要思想无不体现了墨子对当时社会的深刻体察和对平民阶层的深切关怀。《墨子·节葬》记述了墨子关于厚葬久丧的不同看法。长久的底层社会生活实践,使墨子深刻认识到只有节葬短丧才能有益于百姓的生产生活,才能有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墨子·经》记述了墨子对自然、社会、科学、逻辑学等的深入探究,对镜面、光影等自然科技深切关照,墨子认为科学技术能够提高百姓生产效率。长期的战乱,使平民出身的墨子深感战争对百姓造成的伤害,和平对平民休养生息、安居乐业的重要意义。《墨子·备城门》等篇章记述了墨子详尽的守城之法,没有丰富的实践和深入的思考,难以形成兼具形而上和平思想和形而下切实可操作性的城守论。 墨子思想渊源深广,但最重要的思想来源是墨子敢于肩负社会责任,深潜沉思,为平民立命,最终创立墨学,形成具有永恒意义的墨子思想。 (摘编自李小丽《墨子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 材料二: 目前学界主要围绕兼爱与仁爱的异同展开讨论,他们认为兼爱是“爱无差等”,仁爱是“爱有差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