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320356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课件(共3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385193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古诗词
,
必修
,
语文
,
高中
,
统编
,
学年
(
课件网
) 虞美人 李煜 目录 Part One 知人论世 Part Two 整体感知 Part Three 赏析词作 Part Four 词作总结 Part Six 拓展阅读 知人论世 PART 1 李煜(937年-978年),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世称李后主。他继位时(961年),南唐已国势日衰,不得不向北方强大的后周(后来的北宋)称臣。 知人论世 李煜是一个极具矛盾性的历史人物。作为君主,他治国无术,致使南唐国是日非。面对北宋的威胁,他一方面声称要躬拟戎服,亲督士卒,背城一战,另一方面却在宋军兵临城下时,不积极备战,反而在宫中召集僧道诵经烧香,希望得到菩萨、神仙保祐。最终,他率众投降,沦为亡国之囚。 知人论世 但作为词人,李煜却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他聪颖过人,博通众艺,在书法、绘画、音乐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词创作以亡国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多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绮丽;后期则抒写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意境深远。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道:“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大开,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李煜词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词中之帝”。 知人论世 《虞美人》是李煜的绝命词,作于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当时,李煜已被俘至汴京近三年,过着屈辱的囚徒生活。尽管宋太宗在生活待遇上还算宽优,但在政治上却对李煜深怀疑忌,监束甚严。 知人论世 据记载,李煜在汴京的生活十分痛苦,他曾在给旧臣的信中写道“日夕只以眼泪洗面”,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思念和亡国的无尽悔恨。太平兴国三年七夕,正值李煜42岁生日,他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这事件被宋太宗派来的密探侦知,太宗闻讯大怒。再加上此前李煜见到旧臣徐铉时,曾感叹“当时悔杀了潘佑、李平。这些言行引起了宋太宗的猜忌,认为李煜仍有复国之志,遂命人赐牵机药酒毒死李煜。 知人论世 整体感知 PART 2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整体感知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整体感知 叹问永恒 触景伤情 物是人非 愁思如江 愁 赏析词作 PART 3 思考:词的开篇“春花秋月何时了”有何反常之处?这反映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赏析词作-上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常人应觉赏心悦目,词人却盼其早日“了结”,这种反常心理折射出他内心极度的痛苦。因亡国之痛难以承受,美好的景物反而加深了他的痛苦。 思考:“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可能包括哪些内容? 赏析词作-上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往事:既指词人作为国君时的宫廷享乐生活,也指南唐的繁华盛景,更包含对亡国过程的痛苦回忆。 对比 以自然永恒(春花秋月)与人生无常(往事如烟)形成强烈对比,营造出沉郁悲凉的意境。 思考:“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字有何深意? 赏析词作-上片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又”字既点明春天再次来临,时光不断流逝;也暗含词人对囚居生活的厌倦和无奈———痛苦的日子周而复始,不知何时才是尽头。 思考:为何要特别点出“月明中”? 赏析词作-上片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月明本是良辰美景,在此却成为引发愁绪的媒介,是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月光普照,也照见故国,更添物是人非之痛。 愁:身陷囹圄、望月思国 思考:这里的“应”字表达了怎样的心理? 赏析词作-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高一统编版语文 8.3《琵琶行并序》 课件+导学案+限时练(2025-11-19)
2025高考高三语文文言文实词汇总(2025-11-20)
2025高考高三语文病句主观题专题 复习讲义(2025-11-20)
高一统编版语文第一单元 导学案(含答案)(2025-11-20)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议论文写作指导之如何论证 教学设计(2025-11-20)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